在中国汽车市场洋品牌多路夹击的局面中,民族汽车品牌要想发展,必须在生存空间上独辟蹊径。这一点,从解放卡车到今天的福田汽车,概莫如此。
5月22日,对于福田汽车来说,可谓是其正式迈向国际化的“元旦”。“福田汽车华南及海外市场发展会”在广东召开,除了国内商家,一批来自东南亚、西亚、非洲、北美的洋厂商与福田一起,共谋海外市场大计。
业内人士分析,福田之所以很牛气地喊出向海外大举扩张的口号,源于其战略主导产品为商用车。在此领域,福田要钻的,就是洋品牌注定不能做大的空子。
商用车: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的民族品牌解放卡车在年销20万辆时,已压倒世界著名的欧洲两大商用车商,占据了单一品牌卡车世界第一的宝座。
解放的经验,无疑给志在成为“全球第一商用车厂商”的福田以莫大的雄心。
“空子”出现在全球商用车的高低端分布上。福田公司总经理王金玉称:全球商用车市场既有高端的世界知名品牌的需要,更有性价比合适的中低档商用车的更大数量的需求。福田要向海外扩张的,是世界各大集团做着不划算、难以大规模生产的商用车,由福田来供给。
由此,让人联想起轿车的出国之旅。除了上海通用的GL8破天荒地出口到菲律宾外,国产轿车在中档及高档领域的出口,几乎无任何作为,倒是经济型的奇瑞、夏利,以及中低档的长城SUV,不时传来进军海外市场的消息。
一句话,生产成本的优势,在中国一方,尤其是在中低档汽车领域,洋品牌先天劣势,且不可逆转。同时,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注定了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要的,是性价比优越的、“用得值”的汽车产品。
民族汽车,包括福田,在此间应大有作为,尤其在商用车领域,优势更大。
王金玉预计,待后年国内市场全部开放后,民族汽车品牌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中,大约再用5至10年,就会涌现出有充分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的民族汽车企业。他确信,福田届时必将成为全球化公司中的一员。
此信念并非无的放矢。王金玉认为,中国家电业给了汽车业一个成功范例:如今海尔、TCL等企业产品中的30%以上已出口海外,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化公司。而今天的中国汽车工业,与家电业上世纪90年代初的背景非常相似,前景十分美好。
福田手持一副好牌
福田善于创造奇迹,其发展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福田速度”。1998年正式进入汽车产业,从零起步,第二年即实现产销轻卡6.4万辆,一举夺得“中国轻卡王”桂冠。此后一发不可收,至2003年,福田完成汽车产销超过26万辆,赫然进入国内前5位之列。2004年,福田又确定了汽车产销38万辆,销售收入240亿元的宏伟目标。七年来,福田公司以年均75%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被誉为“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
战略眼光在国内汽车业名列前茅。去年5月24日,福田汽车推出了BIS(品牌识别系统),将品牌作为市场经营的要素,形成了与目标市场高度关联的品牌体系,完成了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的转折。此眼光与举措,为国内第一家。在管理模式方面,福田将学习标杆锁定在世界一流公司,提出“战略管理学通用,作业管理学丰田”,深入推行丰田生产方式(TPS),在战略和作业管理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同行业中一流的人才集群。福田成立七年多来,先后举办40多场大型人才招聘会,近2000名优秀的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聚集在福田的麾下。在这些大型招聘会中,多次都是面向全球招聘,如今长期在福田工作的日本、欧洲、美国的管理和技术专家就有几十位,更有甚者,有着国际化背景的华裔优秀人才也纷纷效 力于福田。
贯穿海内外的研发体系。福田技术研究院的规模,按人均技术人员比例,已不输于国内老牌的汽车集团公司。同时,福田在海外也建立庞大的技术研发中心,在意大利、台湾、日本等地均有研发机构,为福田五大汽车品牌的产品源源不断地孕育出新品。据悉,颇具规模的福田日本研发中心即将正式运行。
顶尖级的外资合作伙伴。在去年北汽控股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签订的框架性合作协议中,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戴——克公司将在福田公司中重型卡车已形成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增加奔驰的中重型卡车产品,并引进奔驰的重型发动机技术和其他关键总成,改造福田公司现有产品系列,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
众所周知,在国际商用车领域,奔驰乃当仁不让的技术权威与品牌老大。在福田与奔驰将要成立的合资公司中,除生产国产奔驰商用车外,福田还将吸收奔驰技术生产国产品牌,同时,福田将利用戴——克的全球销售网络走向世界。此两点,为国内众多中外合资公司所不及。
由此看出,一向矜持有余的奔驰对中国汽车业的后起之秀福田是多么的刮目相看。相信当技术不再成为难题时,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就指日可待了。
而福田,凭借国内外两方面的双重优势,正顺风满帆。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国际化汽车公司的行列中,福田是最值得期待的民族汽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