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河北省正式提出创建生态省的目标,把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京津“水盆子”和“后花园”的承德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经济中的产业选择受到许多限制。承德市质量技监局根据这种形势,主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承德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上。他们围绕承德的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做文章,把这些与承德环境建设协调度高的产业当成“潜力股”,悉心加以培育、扶持,在质检工作中体现经济发展的定位,也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显示质检工作的发力方向。
承德市质量技监局局长郭宝忠把他们的做法概括为“扶、放、帮、查、跟、打” 六字诀。
“扶”就是对优势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政策扶持,争创名优。 一个产业,只有链条不断延伸,产品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产品的利润才能随之增长。质量技监工作只有跟着链条延伸,才能跟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步伐。如食用菌种植是平泉县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当地质量技监部门发挥技术优势,抓好产业链条的三个环节。在种植环节,质量技监部门重点制定栽培、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标准,并宣贯推广到农户,使农户种植产量大大提高。在收购环节,重点加强计量器具的监督。在生产加工环节,重点帮助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完善质量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定期抽查产品质量,争创名优产品。目前,栽培的总量位居华北地区首位,出现30多家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8万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产品销往美国、日本、荷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放”是指对质量状况较好的大型企业引导企业自律,定期申报情况,开展定期抽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帮”是对中小型企业从标准制定到计量管理,从实验室建设到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帮扶。承德市局把加强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打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加强质量管理作为促进产业链条延伸的技术手段,着力提高质量技监工作的有效性,目前全市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331家,制修订企业标准2038项,重点行业采用国际标准率达到80%以上。
“查”是对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指导企业进行整改。
“跟”就是跟踪,对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实施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停产整顿、舆论曝光等处理办法,直至形成良性循环。
“打”就是对假冒伪劣和生产窝点坚决打击,决不姑息,为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前,兴隆县山楂制品因滥用食品添加剂遭曝光后,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由县质量技监局牵头的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一方面出台了《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一方面制定了《兴隆县果品加工企业整改验收标准》,对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卫生和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目前,兴隆县山楂制品质量明显提高,180多家企业的产品种类达160多个,产值达2.9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其产品远销到香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如今,承德市形成了以山楂、马铃薯、蔬菜、食用菌、肉奶牛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和产业链条,10条优质高效农牧产业带初见雏形,5个县跻身国家、省“特产之乡”。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6%,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到了36个,产业化的经营率达到41.6%。特色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中国名牌”承德露露的产品质量和企业规模在全国蛋白饮料市场稳居前3位,怡达食品在全国同行业位列前10位。特色农业链条在全市经济增收、出口创汇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