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给汽车系上“安全带”

作者:王惜纯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0日


  7月31日~8月1日,以“汽车·安全·认证”为主题的中国汽车安全论坛暨汽车产品3C认证专题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认证机构、技术专家等,从整车、零部件、认证多方面展开跨学科研讨,搭建了一个发布、分享及交流有关知识、经验的平台。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广大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时,汽车的安全系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安全性能与认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厂商和行业的关注,其中汽车安全产品等需要3C认证的产品发展态势尤为迅猛。

  相互见证相互促进

  作为国际上通行的评价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认证与汽车产业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两者相互见证,相互促进。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现代汽车工业,不仅拉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国家制造技术的全面进步,认证的作用功不可没。对汽车产品实施认证管理,是国家利用认证形式不断促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汽车界与国际接轨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满足不断升温的市场需求,同时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汽车产品认证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未获得指定机构的认证证书并加盖认证标志的,不得进口、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据介绍,截至今年7月,我国申请的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数已达1100家,机动车零部件产品3C企业已达3000余家;向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数量中,汽车产品达1.15万张,机动车零部件产品达2.7万张,安全玻璃产品达1300余张,轮胎产品达1000余张。

  安全能力仍有差距

  在我国所开展的产品认证活动中,既有强制性的产品认证,也有自愿性的产品认证。目前共有100多种产品实施了强制性认证,汽车产品就是其中之一。

  认证之所以能在汽车行业大有作为,就在于它是宣贯科学管理理念和推进先进生产标准的有效手段。业内专家分析说,“但从市场实际情况看,卖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与企业认证时产品的质量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针对目前汽车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明确指出:“就中国的小型车质量而言,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合资企业的小型车,他们在欧洲和日本的推广较好,但到中国国内生产时,有减少配置的现象,或者在安装、装配的过程中采取了不一样的标准,厂商造车的一致性存在问题;其次,部分自主品牌企业送去参加安全认证的车辆和消费者最终在市场上买到的车辆,采用的不是同一标准,这也是中国部分自主品牌存在安全、质量问题的最直接的原因。”

  例如,拿万车死亡率一项统计,以中国的最新数字5.1来对比,2005年韩国的万车死亡率为3.0,新加坡为2.3,美国为1.77,澳大利亚为1.17,日本仅为0.76。

  认证是个持续优化过程

  如何引导汽车制造商在设计、开发、制造过程中健全汽车安全配置体系,增强汽车整体安全的可靠性?一些技术专家指出,3C认证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3C认证给产品规定了一些最基本的安全、环保性能,对企业提出了有关质量管理、产品一致性方面的一些要求。

  同时,认证是一个持续的优化过程,有利于淘汰一些落后的技术,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以及结构调整。例如,企业在认证前,会聘请专业的认证机构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流程和产品制造流程,以使企业能够顺利地通过认证。认证过程中,企业与认证公司一同展开工作时,也可以发现流程中的不足。

  作为唯一指定装备我军的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和首批汽车出口基地企业,陕汽集团有关负责人对3C认证深有感触:“陕汽的每一项生产操作,都有着严格的流程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在不断通过各种认证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也许是确保认证标准得到“黄金”执行的缘故,近年来,陕汽以年均50%的高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已经由当初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小军工企业,发展成为拥有3大生产基地的中国500强企业,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机械500强第37位。

  除了强制性产品认证之外,为进一步规范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发挥认证工作在扶优扶强,推动国内汽车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积极引导作用,我国还采取国推自愿的形式,向全社会推广节能环保型汽车认证。

  基于自愿性认证的特点,节能环保型汽车认证较之国家现行标准,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其技术要求对汽车污染物排放、燃料消耗量指标、车辆再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车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汽车动力性能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明确和严格的规定。专家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优化,更有利于推动国家节能和环保政策在汽车产业中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