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尤其是想赚太多钱的时候。10多年来,耐克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它似乎至今都未想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即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不足以弥补那些很小的过失,以至于它们就像伤疤一样,随时感染、疼痛、出血。
这几天,耐克的伤疤再次被人戳破。一名曾在耐克代工厂供职6年的高管,向某知名媒体递交了一份厚达数10页的报告,详细讲述了耐克“血汗工厂”的真实故事及运作细节。此事一经曝光,耐克迅速作出反应,启动第三方机构着手调查,并表明一定会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待。但此举也无助于将其从舆论批评的漩涡中拉出来。
某媒体引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这看上去惊人的熟悉,就好像抗议‘血汗工厂’(专题)运动提供的影视素材一样,这些素材点燃了上世纪90年代关于外包和全球化趋势的公开大辩论,而且主角正是那个时代尽人皆知的‘坏蛋’——工厂墙壁上悬挂的大横幅正是耐克(Nike)的嗖嗖飞钩标志。”前文提到的那个“数10页的报告”指出,耐克在“这个时代”的“2003~2007年间,其在江苏、江西、安徽等地的制造商,大量使用外包劳动力,以极低的价格完成生产,不断被投诉。”
由此看来,在受到世界各国“激进维权人士”强烈谴责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耐克公司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虽然那些维权人士揭露了外包模式的残酷现实,但耐克公司作为这一模式的始作俑者,却一直不愿正视。1998年,耐克公司创始人兼CEO菲尔·奈特(Phil Knight)曾向公众承认:“耐克产品已经成为血汗工资、强迫加班和滥施淫威的代名词。”
在“血汗工厂”问题上,没有谁能像耐克“错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这样“千锤百炼”的。虽然每次出现丑闻之后,耐克都“勇于”承认“严重违反”了其行为准则,很快为工人提供补偿,并且由公司出资重新安置他们,但这只是一时一事的公关行为,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耐克的真正问题是支撑其运转的“外包模式”及其背后的商业经营观念。
事实上,10多年前第一个版本的“血汗工厂”事件发生时,耐克公司的管理层是很不以为然的,他们固执地认为,在东方国家的工厂强迫工人加班的做法,不会对这家全球知名公司的声誉和销量产生多少影响,因为他们觉得,亚洲工人重视工作机会远胜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而远在美国的消费者,关心的也只是能否买到便宜的鞋子,亚洲低廉的劳动力无疑可以降低成本。耐克的这种心态,是许多跨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出发点,而耐克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血汗”指责,似乎也是大多数跨国企业“跨”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血汗工厂”的存在,本质上暴露的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对劳工权益的漠视,是其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从耐克这些年不成功的“赎罪”表现看,指望跨国企业们自发地改变“噬血”本性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健全相关立法并加强市场监管,特别是强化社会监督作用,才能迫使跨国公司改变其购货行为,并与供货商一起分担为提高劳动标准而增加的成本,也才能迫使它们时刻警惕:别人的血汗成就不了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