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强调要“负责任”,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然而,美国近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表现,却使责任和承诺都流于空谈。中国成为其贸易保护大棒的主要攻击目标。
据我国商务部统计,今年以来,美国已对我国产品发起10余起“贸易救济调查”。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美国对华贸易保护行为继续升温。11月3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输美金属丝托盘实施惩罚性关税;4日,美国就所谓的中国原材料出口问题请求世贸组织设立专家组;5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反倾销税;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一天之内对三起涉华贸易案做出初步裁定,其中有两起涉案产品将面临反倾销与反补贴关税惩罚。在贸易专家眼中,美国近期针对中国的行动“立案频率之高在世界贸易救济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这种做法与美国领导人在各种场合的表态形成强烈反差。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到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无论是双边会谈还是多边会议,美方都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商务部长今年8月份在谈到美国竞争力时说,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途径不是减少进口,而是增加其他国家愿意购买的产品出口。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还表示,在贸易方面,美国必须打破“故意限制贸易政策”,要让世界知道美国愿意与任何贸易伙伴进行公平竞争和贸易。这些表态余音未落,美方却以其现实行为自食其言。
更令人关注的是,美方在一些贸易救济案中随意改变规则。以最新的铜版纸“双反案”为例,涉案中国公司的律师丹尼尔·波特明确指出,2007年美方企业曾就同一案例请求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决,而当时的结果判定中国公司并未构成倾销。同一企业同一案件,时隔两年却出现截然不同裁决,美方在国际贸易上的随意性足见一斑。
目前,美国国内金融危机尚未终结,医保改革反对阻力重重,失业率升至10.2%高位,美国民众不满情绪上升。但美国政府不愿承认造成当前相关产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下降,而是以“维护正常贸易规则”为由,对某些国内政治势力不断妥协,对贸易伙伴频频挥舞“反倾销”大棒,其结果只能是损人却不利己。
国际贸易中有纠纷不足为奇,但美国如此频繁地采取贸易保护行动显然已偏离正常轨道,损害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还不断贬值美元,等于让全球为其惹下的麻烦埋单。凡此种种,必将给依然脆弱的世界经济发出错误的信号,打击世界经济走向可持续复苏的信心。
贸易保护主义既违反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也不符合美国的自身经济利益。中方多次要求美方恪守二十国集团峰会承诺和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达成的共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这些劝告值得美国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