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增强全面质量成本意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赵春明 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上海市高新技术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国内著名的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现代公司理论,并在企业质量管理和名牌战略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虚拟企业》(浙江人民出版社),《团队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在《中国工业经济》、《企业管理》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为100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

  38岁的赵春明博士,作为一家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和几十家企业的质量管理咨询顾问,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自然有着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现在首要的问题是解决“道德企业”的质量问题,而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是解决“道德企业”质量问题的根本。赵春明博士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着企业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实践。

他说,“道德企业”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在主观上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为消费者构造优质的产品消费环境,除了要打击牟利忘义的“败德企业”的败德行为之外,更要重视解决“道德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毕竟他们是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

他告诉记者,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他发现,由于缺乏全面质量成本意识及相关管理经验,导致达到或提高质量标准所付出的成本过高,结果,受制于成本的压力,这些企业被迫放弃在产品质量上的持续追求,维持在某种较低的质量水平上,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质量问题。很多企业虽然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因业务流程与之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常常流于形式,这也是当下“道德企业”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他解释说,其实质量成本是管理科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指达到或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所增加的成本(质量成本一),以及因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所产生的残次品损失(质量成本二)。在质量成本管理上,我国企业一般是把重点放在质量成本二上,通过减少残次品损失降低质量成本,而对于质量成本一的重视程度和管理经验非常不足。许多知名企业虽然对质量成本二的控制基本上是过关了,但仍然没有形成重视质量成本一的生产氛围。他强调说,从日本等很多国家优秀企业的实践情况看,上世纪80年代以后,质量成本一已经成为管理的重点,通过质量成本一的管理,这些优秀企业生产的高质量产品,成本甚至反而比一般企业生产的低质量产品的成本还要低。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树立全面质量成本意识,尤其在质量成本一上不能提高管理水平,那么即使是“道德企业”也很难出优质产品,更不可能成为世界名牌。

在谈到企业如何贯彻全面质量成本意识以保证产品质量时,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赵春明博士十分强调降低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他举例说,假定经济寿命为5年的玩具车,没有必要使用经济寿命5年以上的车轱辘、方向盘等零部件。事实上,我们使用的产品常常整体报废了,其中的很多零部件还仍然处于良好状态,这种情况导致质量成本上升,对消费者是毫无意义的。企业如果能够在产品设计之时,严格对产品零部件质量性能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可以避免这种无谓的浪费,这样,在产品整体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产品质量成本的有效下降。

作者:杜吟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2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