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火熊熊,喷吐黑烟,“满身”黑垢的土锅炉不见了,取而代之以环保节能的集中供气锅炉;污水横流,苍蝇乱飞,鬼鬼祟祟,里外忙活的加工场景消失了,掩映在树丛中的,是宽敞洁净的厂房。
2005年8月13日,记者到达荆门市“豆制食品定点加工区”时,是上午9时。辛勤的作坊主们忙碌了一夜,都已经出去卖豆腐了。阳光下,静静的院落,“生产场地,凭证出入”的标语,分外夺目。
这个位于掇刀区的规模并不大的豆制食品定点加工区,是荆门市监管豆腐小作坊的试点单位,共设有24家商铺,每家近20平方米。2005年7月,荆门市第一家小作坊进入试点,目前已有12家豆腐坊,搬进了各自的“新家”,还有12家正在办理之中。
荆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监管到位,“小作坊”就不一定是“贬义词”。小作坊管好了,可以弥补规模企业的不足。
且疏且堵 疏堵结合
谈起昔日荆门市的豆腐坊,分管掇刀区工作的荆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分局局长田炳焕一边摇头,一边叹息说:“厕所、鸡笼、猪圈都在加工场所边上,要多脏有多脏。看了以后直恶心,再也不想吃豆腐了!”
他们发现,豆腐作坊大多在城中村,或是城乡结合部,有的藏在偏僻的民房里,普遍较隐蔽。这些门口流着黄浆水的豆腐坊,90%以上是“三无”(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许可证)黑作坊。而且,豆腐加工是传统工艺,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投资少,人人都能做。
不仅如此,乡村、社区等基层,是监管的盲区。由于组织结构的触角没有延伸到此,荆门市质量技监局的工作人员发现,下去一望无边,四顾茫然,有的地方连车都不通。
越是正规的企业越好管,越是这些遍地开花进行生产经营的小作坊,越难管。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
荆门市质量技监局采取了“疏”与“堵”相结合的办法。
豆腐坊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它能够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甚至能给百姓带来便利,因而有其生存的土壤,不能一棍子打死。
例如,有的作坊主有一手做豆腐的好手艺,村里的老百姓喜欢他们做出的大豆腐。荆门市质量技监局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明确小作坊应当具备的生产条件,对符合质量要求的豆腐坊,帮助他们生存,让其作坊主重操旧业。
同时,豆腐坊虽然规模小,但其产品辐射的范围和影响力却非同一般,他们往往是问题食品的发源地和重灾区。荆门市质量技监局以掇刀区为试点,开始了对豆腐等小作坊的专项整治。
为了出手不落空,荆门市质量技监局“横向到底,纵向到边”,采取最小责任区模式,将全市划分成26个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区,确定了32名责任人,各市、县、区质量技监局的“一把手”,都分别担任了各自责任区的责任人。
聘请监督员和协调员,按区域划分好责任区。越大越空,越小越实。居委会是最小责任区,负责调查摸清辖区质量档案,协助相关部门监管,他们希望由此能让荆门的豆制品从质量到价格,都进入高层次的竞争。
全新尝试定点加工
荆门市质量技监局认识到,整治豆腐类食品小作坊,仅仅依靠质量技监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争取相关部门的协作,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
今年3月,由掇刀区政府牵头,开始计划筹建豆腐小作坊试点;6月,质量技监、工商、卫生、公安、商务等6部门联合行动,清理整治豆腐市场,并由荆门市楚星商贸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集中兴建了“荆门市豆制食品定点加工区”,欢迎24家豆腐店进来。这种方式,是荆门市在小作坊监管方面做出的一次尝试。进入定点加工区、豆腐加工户,必须约法三章:“生产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至两次体检”,“不留长发、不穿拖鞋、不穿短裤、不穿背心”,“成品的存放必须超出地面30厘米以上”,“每次加工完毕,必须将生产工具及生产车间内外冲洗干净”,“生产加工时严禁掺杂使假,禁止使用未经卫生部门批准使用的非食品添加剂”……这些平日里只能在大规模正规生产企业才能看到的规章制度,也被挂在了这些小作坊的门前。
如今,乔迁“新居”的12家豆腐加工户,除了享受到干净卫生的生产环境和集中锅炉供气的安全便利以外,也不用为原材料的来源操心了。楚星公司为他们挑选了几家质优价廉的原材料供应商,统一定点采购。这不仅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而且降低了成本,这为本来就人手少、资金少的小作坊省去了不少麻烦。
生产出的豆腐,还要求统一“穿衣带证”。这些让习惯了土方法的加工户们着实有了一种规范化生产的感觉。一些曾经心存侥幸,想在加工时掺杂使假的商贩,在定点加工区彻底打消了念头。他们每天的生产加工不仅要接受楚星公司相关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而且大家一起生产,谁在豆腐上动了手脚,都绝不会逃过同行们的眼睛。
现在,虽然豆腐的成本略高于以前,但质量有了保证,在市场上卖得更好了,作坊主们的收入反而比以前提高了。
荆门市质量技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等加工户全部进来后,他们将按照有关标准,每15天抽查一次,确保百姓吃上放心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