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决心,专注度,美国巨星科比自述成功的三个关键词,如今已经被浙江省嵊州市解读为发展领带产业的秘诀:正是不懈追求标准化战略的决心和坚持实施名牌战略的专注度,才使得嵊州一直有勇气成就和保有“领带之乡”美名。
对这个“解读”,体会最深的当属麦地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地郎公司)总经理袁孝柄。袁孝柄办公桌上的报表显示:截至9月底,该公司领带销售5941512条,出口1881万美元,同比增长9%。
面对这样逆势而上的业绩,袁孝柄难掩内心的喜悦,在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标准化战略再一次帮了他们的大忙:由于参与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联盟标准的制订,麦地郎公司掌握了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一些要求,从而规避了出口产品一些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供应链管理》联盟标准是嵊州市质监局牵头正在制订的一项地方标准。对于为什么叫“联盟标准”,嵊州市质监局局长王培宏说,今年年初,嵊州市质监局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在对外经营活动中普遍存在盲目承诺产品及包装物符合REACH法规要求并愿意承担相关责任的情况。“如不及时加以指导,将有可能对嵊州市纺织品甚至是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声誉带来严重的损害。”然而,REACH法规的应对并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做到的,必须是整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按有关要求认真地做好原材料进厂把关、工艺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技术标准资料的收集与保管等一系列工作。因此,只有把应对REACH法规技术贸易壁垒的一系列工作要求形成联盟标准,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应对REACH法规。
和嵊州现有的1300多家领带企业一样,加上这次“联盟标准”,从1997年成立公司至今,麦地郎公司在标准化战略上完成了完美的四级跳。前三次跳级分别是: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而令嵊州人自豪的是,这些标准都是由他们提出并牵头制订的:
——1998年,面对嵊州领带第一次创业高潮出现的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差、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档次不高等问题,嵊州市质监局会同领带行业协会和有关部门、企业,起草制订了领带业的第一个标准——《嵊州市领带地方标准》。
——1999年,嵊州市质监局又会同行业协会和有关企业,联合起草了《领带行业标准》,并于同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8年7月1日,由嵊州市质监局和相关行业协会修订的《领带行业标准》实施。
——2008年3月,嵊州市质量监督检验所向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了领带国家标准工作组的筹建申请书。10月《领带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的审定,目前,正等待国家标准委的公告、发布。
10年间,伴随着领带标准的一步步升级,嵊州领带质量也逐级提升。为使产品达到标准要求,嵊州市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对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的企业给予相当于设备款1%-5%的补贴。目前,嵊州市已成为全球电脑提花织机最密集的地区,领带生产的全部工艺要素已齐备。嵊州领带企业的生产逐步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2007年、2008年嵊州市质监局的监督抽查显示,领带产品的合格率连续两年达到了100%。
从1998年起,在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同时,嵊州市质监局着眼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实施名牌培育战略。“浙江区域名牌”认定成为重要的抓手之一。
“浙江区域名牌”认定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地方产品必须具有集群效应。中国每10条领带,有9条产自嵊州;全世界每10条领带,有4条产自嵊州。目前嵊州已拥有中国名牌和地方名牌领带16个,“小产品大市场、小区域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小政府大服务”国际特色产业集群区已经形成,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放大名牌效应才是当务之急。为此,2007年开始,在首批认定的“浙江区域名牌”中,“嵊州领带”榜上有名,目前共有21家企业获准使用“浙江区域名牌”标志,今年有望扩大到40家。
近几年来,嵊州市领带生产总的条数增长并不明显,但销售额却有着明显的提高,这主要就是因为名牌给产品带来了更大的价格空间。而且,嵊州市政府每年还播出专款,用于区域名牌的推广宣传,为企业扩大规模、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呐喊助威:凡是企业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的,奖励70万元(2007年调整为50万元),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的,奖励5万元;嵊州市质监局还为名牌产品建立了发展档案,每年都对名牌产品进行跟踪检查,掌握名牌产品的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