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商品条码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依法查处了本市10余家40多种商品不同程度存在伪造、冒用条码、使用已经注销厂商识别代码等问题,多家违规企业被责令整改。
商品条码是商品的“身份证”,商品条码具有唯一性。商品的基本特征包括商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类型等。商品的基本特征一旦确定,只要商品的一项基本特征发生变化,就必须分配一个不同的商品标识代码。凡冒用、伪造、乱编、自编、用店内码覆盖或套用条码等都属违法行为,最高将被处以3万元的罚款。从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三明市大多数超市从商品进货、入库的商品条码使用比较规范,但也有部分商家因不懂条码知识而造成违法使用条码。质监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要留意商品包装上印制的商品条码,如发现商品条码存在问题,可登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查询,或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