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2009年度节能降耗和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下达后,浙江省质监局瞿素芬局长高度重视,召集相关处室负责人就全面实施全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落实好今年节能减排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专门研究,作出了总体工作部署。同时,明确把节能降耗工作列入浙江省质监系统“两个年”活动的十大服务内容之一。5月5日,浙江省质监局分管局领导杨援宁同志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把今年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相关的责任处室,就做好今年节能减排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落实。9月中旬,又会同浙江省经信、浙江省统计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出台了加大能源计量推进力度的七项具体举措;制定印发了《关于继续做好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在全省扎实部署开展了6000个工业锅炉房安全与节能管理水平提升、工业锅炉水处理达标、锅炉能效测试人员培训、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示范点建设四项活动。经过系统上下及相关部门的扎实努力,全系统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归纳起来是“四个深化”:
1、深化节能减排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省局继续把制定节能减排方面的地方标准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大了《2008-2010年公共领域浙江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的实施力度。上半年组织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17个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市局推荐申报,共收到264项征集项目(前年150项、去年230项),涉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经论证和研究,会同经信等部门下达了冶金、化工、建材、轻工和节能监测技术等11项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和《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氮磷纳管限值》、《酸洗行业污水排放限值》、《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3项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制定计划。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有6项能耗限额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进入报批阶段,其他5项已完成起草正处于专家审定中;3项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完成起草后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同时,为了有利于推进浙江省环保标准体系的研究,使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质监局已批准筹建省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围绕全省生态省建设部署,积极组织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国家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实施三年来,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计划年底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
2、深化以“双百一千”为主要内容的能源计量工程。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服务,在全系统部署开展了能源计量“双百一千”行动,即在全省继续深化百家能源计量工作试点,抓好百家能源计量试点经验的推广,开展千家企业节能降耗服务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是千家企业节能降耗服务取得明显成效。据初步统计,1-9月份全系统共出动5418人次,对1209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节能降耗服务,服务内容为指导帮助企业开展计量数据的分析应用、帮助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免费开展计量器具在线检测和锅炉热效率测试、帮助企业开展水电汽能源平衡测试、指导帮助企业开展在用锅炉节能改造等。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节能降耗实际问题950个,折合节约标准煤51.54万吨。
二是百家能源计量试点推广工作扎实推进。各地紧紧抓住推动企业能源计量数据分析应用这一主线,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予以推进。其一,采取企业与企业间结对帮扶的形式,滚雪球式地推广。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省系统开展结对帮扶的企业为157家。其二,各地都在认真总结百家能源计量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在当地重点耗能行业中选择了一批能源计量工作做得好的先进企业,组织开展以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经验交流,通过典型企业的现身说法,推动面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在重点用能单位营造重视能源计量工作的浓厚氛围。上半年各地共组织经验交流79场次,推广企业总数近500家。
三是通过能源计量标准化项目实施推动块状行业节能减排的试点工作进展扎实。绍兴和萧山的印染、上虞和椒江的化工项目试点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其中绍兴印染项目进展尤为可喜,绍兴县在认真摸排的基础上,会同经贸局、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项目实施具体工作方案,成立了由浙江怡创印染有限公司牵头、九家企业共同参与的项目工作班子,对项目承担单位开展计量数据应用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能耗限额标准贯标等方面的做法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提炼,制定颁布了《绍兴县印染行业能源计量管理和能耗限额通用要求》的企业联盟标准,并于9月份由绍兴县政府组织召开了标准宣贯推广会,有力地推动了绍兴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同时,浙江省质监局还会同浙江省经信、统计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了全省重点耗能单位节能降耗专项检查活动,各级质监部门积极协同相关部门,重点对全省1000吨以上重点耗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扎实进展之中。
3、大力深化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今年以来,以贯彻国务院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契机,浙江省质监局进一步强化举措,继续加大了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一是扎实推进集中供热范围锅炉淘汰和在用锅炉节能改造。各地会同经贸等部门抓紧规划筹建集中供热新项目,积极推动在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加紧淘汰完成建设的集中供热区域内使用单位自备锅炉;免费为企业开展锅炉热效率测试,在此基础上指导帮助企业采用余热回收等节能新技术开展节能改造,提高在用锅炉的热效率。据初步统计,1-9月份全省共淘汰取缔工业锅炉649台,大大超额完成了350台的目标任务;改造非集中供热区工业锅炉472台,完成了1000多台在用锅炉的能效测试工作,通过取缔淘汰、节能改造,共节约45.5万吨标准煤。
二是严把节能源头关。制定实施了《浙江省锅炉设计文件安全性能鉴定和节能审查细则》(试行),进一步加大了对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力度,对能效不合格的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劝退制度,截止9月底,已劝退锅炉设计文件38套。同时,系统各级按照国家明令淘汰的锅炉产品目录,从设计审图、制造监检、安装监检和使用登记等环节严格把关,杜绝国家已明令淘汰的0.4-0.7吨/时立式水管固定炉排锅炉、以发电为主的燃油锅炉产品的生产、安装和使用。
三是编制发布节能锅炉产品名单,扩大节能锅炉产品影响力。浙江省质监局组织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等单位对29家企业自荐的63种型号锅炉产品进行能效测试,并经专家评审,确认9家企业19种型号的锅炉产品入选《浙江省节能锅炉产品名单》,于今年4月17日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发布,帮助企业宣传和推广高效节能锅炉,扩大了节能锅炉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四是组织开展了对省外企业生产和国外进口锅炉能效专项抽查。抽查范围为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3月15日安装告知和安装监督检验完毕并投入使用的、无法提供有效能效测试报告的省外企业生产和国外进口的工业锅炉共计184台,从中根据同企业生产相近型号相互覆盖原则随机抽查了75台,目前抽查工作已完成,正由测试单位联系生产单位进行后续处理,最终形成一个黑名单予以公布。
五是全省工业锅炉房节能管理水平提升和工业锅炉水处理达标活动成效明显。通过努力,目前已完成了5000台锅炉水处理和3000个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工作,对5000名锅炉司炉人员进行了节能知识培训。
4、深化能效标识检查和节能相关产品的监督抽查。
一是为了提高用能产品的能效质量,加强对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根据《关于贯彻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实施意见》(浙节能办〔2009〕1号)要求,今年以来,省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能源效率标识行政执法检查。各地对本次检查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了精心准备,检查中注重部门联动,会同当地经贸局、节能办联合开展。同时注重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检查,杜绝高能耗商品进入农村市场。执法检查全省共出动1600余人次,检查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各类商场、超市、专业市场666家,共检查2643批次产品,覆盖国家公布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电动洗衣机等15类产品。检查发现,我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大部分生产企业都能够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备案并规范加贴能源效率标识,大多数销售企业也能认真执行能效标识制度,严把进货关,主动向供货商索证,要求其提供备案登记材料,检验其产品是否按要求加施标识。检查未发现有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及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对个别存在问题的产品,要求销售单位撤柜,不得继续销售,并责令企业限期整改。
二是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质监局组织全省相关检验机构对自镇流灯、房间空调器、洗衣机、普通硅酸盐水泥、热轧带肋钢筋、多孔砖、PVC塑料窗、电能表等15种节能相关产品开展了监督抽查,共抽查1555批次,合格145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3.4%。
三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精神,促进浙江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开展了治理商品过度包装“三个一”专项行动,重点解决中秋、国庆期间月饼等食品的过度包装问题,取得了切实的成效。据统计,浙江省共举办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食品和化妆品》宣贯培训30场次,培训相关生产企业人员1280余名;共出动2293人次,对405家月饼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43个问题督促企业及时进行了整改;对全省节日食品生产企业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开展了一次计量监督抽查,从而使相关生产企业“绿色经营”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产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同时,围绕浙江省政府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部署,着手开展了光伏等新能源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规划工作,可望在年底形成规划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