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工程机械进入战国时期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大概有1800亿美元,中国占有15%左右的市场份额,对于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但是,这块蛋糕却并不是谁都能轻易分到的。

  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分割市场增量转向了相互争夺市场份额,但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格局依旧极不均衡。一方面,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快速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内份额也仅仅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身上,而众多的国内中小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在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上恶性竞争,使得场面更加混乱。

  装载机行业竞争

  装载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销售前六的企业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装载机行业集中度较高,由龙工、柳工、厦工组成的第一集团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而市场销售量前六企业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及其残酷的价格战,使得实力较小的企业举步维艰,市场洗牌加剧。

  通过五力模型对装载机行业的分析可知,装载机行业竞争激烈,新进入门槛较低、替代威胁增加、顾客议价能力增强、核心部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内部竞争白热化。

  行业内竞争激烈。装载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中国装载机制造企业约有 130 家,还有约70 家规模比较小的制造企业未作统计,以柳工、龙工、厦工为首的第一集团占据了超过5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市场销售量前六企业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

  新进入者威胁。装载机的发动机、变速箱和驱动桥等主要配套件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很容易采购,同时装载机产品技术几乎完全公开,少有专利等知识产权壁垒,种种原因导致装载机生产进入门槛较低,使中小投资者参与装载机生产的难度大大降低。

  供应商力量。对于大部分装载机零部件,供应商较多,竞争激烈,供应商间互相竞争,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差;一些关键零部件,如电控换挡变速箱和带限滑差速器的湿式制动驱动桥等部件,需要直接进口,其议价能力相对较高。

  替代者威胁。从土石方工程设备的配备量来看,一般将挖掘机与装载机的配比按 1∶2 配备,加上挖掘机按揭销售的推广,挖掘机对装载机的替代在加强,未来配比趋势可能稳定在1:1.5。

  顾客力量。普遍采用代理制,代理商是公司的直接顾客,代理商特别是大型代理商,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大多数为公司购买行为,且差异化程度较低,逐渐变为卖方市场,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求提高,顾客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

  挖掘机行业竞争

  从挖掘机的市场份额分布来看,国外厂商占据了近80%的份额,处于绝对优势。但是,随着国内厂商的实力增强,国内品牌市场份额正在稳步的提高,挖掘机的市场集中度也逐渐开始下降。

  根据资料显示,以玉柴、山河智能、三一、柳工为代表的国内制造商已逐渐打开了市场突破口,从国外企业垄断的挖掘机市场中分出了一杯羹。具体而言,柳工、三一在中型挖掘机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有突破,但产量和销售量仍然较小;玉柴、山河智能则在小型挖掘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国内,斗山中国、小松中国、日立中国、卡特彼勒、现代、成都神钢,这六家国际品牌相对位置有所改变,但始终稳居前六位。尽管总体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3年的83%下降到2007年的67%,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从挖掘机行业的价值链来看,目前国内厂家的盈利来源主要集中在组装加工领域,而缺乏对价值链上下游的开发。与国际品牌比较,目前国内挖掘机厂家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均处于明显劣势。

  压路机行业竞争

  我国压路机市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市场集中度,但随着柳工、山推等厂商的进入,寡头垄断态势逐步弱化。行业前三名和前五名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仍然超过总体份额的50%,挤占了众多小品牌的市场份额,市场呈寡头竞争状态,小企业生存困难。

  从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徐工压路机的市场份额下降了7%,一拖下降了近9%。徐工和一拖自2006年以来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厦工三重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山推和江阴柳工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但总体市场份额较低。静碾系列产品中徐工和一拖占据绝对优势;机械驱动振动系列产品各企业市场份额相差不大,竞争最为激烈。在全液压单钢轮产品中徐工、厦工三重、三一重工占据前三;在全液压双钢轮产品中徐工、一拖、维特根悍马和三一重工表现抢眼,国际品牌占有率约为30%。

  叉车行业竞争

  叉车行业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销售量前四的企业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国内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国内叉车市场中,国内厂商占主导地位,基本占领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外厂商市场份额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但是,林德、丰田等国外叉车巨头占据着中国叉车行业的中高端市场,而中国的叉车企业则掌握着叉车中低端市场乃至整个叉车市场的话语权,叉车市场形成较明显的各执一端的格局,而在这个看似不变的格局下,一些新的趋向已经在酝酿:国内一些大中型的叉车企业为了摆脱目前的同质化和低价竞争,提升品牌形象,开始慢慢向中端产品转型;而在中低端市场占据着市场主流的背景下,占据叉车高端市场的国外叉车巨头也明显感到了"高处不胜寒",他们要实现销量和产能的提升,也开始向中端市场发力。

  因此,中国叉车市场竞争气氛越发显得剑拔弩张。叉车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打价格战,使得国内叉车企业有苦不能言,在这种环境下,突出自身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各企业之间沟通联系,加强自身自律意识,避免价格战的发生就显得紧迫和重要。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