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汽车市场呈现持续的火爆行情。10月20日,今年第1000万辆车的下线更是让世人瞩目。然而,与整车企业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企业数量多而整体质量不高,出口大幅下滑,在国内市场也陷入被外资包围的境地。那么,如何引导汽车零部件行业尽快走出低谷,在全球化大潮中迅速崛起?专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零部件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支持,通过产业振兴规划加快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形成竞争力。
企业数量多整体质量低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所占比例高达45%,集体企业20%,国有企业25%,合资企业5%,其他为5%。
汽车零部件的现状充分说明,目前的零部件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民营资本在其中扮演着甚为重要的角色。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导致大量民营资本进入,企业数量众多,但整体质量不高。中国汽车零部件重产量不重质量,重生产不重研发,一些企业的工厂规模很大,却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因此,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
在相关的调查中发现,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将近一半企业的零部件业务主要集中在内销为主的业务上,1/3的零部件企业集中在出口为主的业务上,还有不到1/10企业的业务出口和内销的比例不相上下。这反映出目前的零部件企业多数为区域性的企业,一方面出口业务能力弱小,同时自身规模也就不大,服务于本地区的汽车企业成为他们的首选。
专家强调,汽车零部件是支撑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我国汽车产量预计突破1200万辆,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应该抓住机遇,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质量关,努力提高产品水平和可靠性,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
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受到了较大冲击。从2008年4季度开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三大市场亚洲、北美、欧洲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其中北美市场下降了28.4%,俄罗斯降幅高达73.4%,日本、韩国、加拿大的降幅也超过了40%。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大多零部件企业销售额较低,不超过1亿元,面对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外资企业,我国零部件企业难有规模优势及竞争优势。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大型企业集团。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处主任徐长明提出,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比整车更急迫。徐长明认为,目前兼并重组的重点放在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重组其实比整车更着急,更有必要。如果没有大的零部件企业出现,成本下不来,质量上不去,整个行业的发展就极其困难。据专家介绍,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零部件产业若想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形成规模效应。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认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出现一个新的兼并重组的高潮。他表示,零部件企业对整车生产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才会促进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良性发展。
政策支持应更加细化
据了解,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率先开始了兼并重组方面的努力。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在进行兼并重组方面的尝试,希望能得到国家政策层面和汽车厂商的支持。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先做大后做强,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国内零部件产业的兼并重组,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今年年初,我国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指出,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目前只是宏观层面的指导,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来说很不解渴,政策需要更细一些。
据了解,目前博世、德尔福、现代摩比斯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占据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重要份额。因为我国的相关政策仅规定在整车合资企业中,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而对外商投资零部件企业却没有股份占比的限制。业内人士指出,这将为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对象的界定带来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来提高研发水平等因素是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推动力,如果参与国际竞争,收购外资企业还可以获得海外现有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这都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捷径,如果国家产业政策层面能对此给予更加细化的支持,将会加快国内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的进程。但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表示,出台鼓励国内零部件产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否出台、何时出台目前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