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质量监管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产品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水平仍然不容乐观。因此,抓住关键环节加强质量监管,对质监部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一些国外的媒体蓄意炒作,严重破坏了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声誉。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质监部门必须立足本地、放眼世界。首先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监控平台,努力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其次,要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将监管责任向具体责任人延伸,将市场准入向加强证后监管延伸,将监管链条逐步向企业生产全过程延伸,引导企业把质量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当前我国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有些企业忽视产品质量安全,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档次低,可靠性不强,有的甚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首先要加强技术检验检测能力,切实增强质量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要未雨绸缪,适时修订甚至适当超前制定新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再次,要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投诉及信息反馈,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质量安全的监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质监部门要认真实施“双兴战略”,加强宏观质量分析研究,以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现从单个企业质量突破到整个行业质量整体推进、从个别产品品牌到区域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质监部门还要认真开展打假治劣活动,促进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
现在,质监部门已从以单纯计量器具检定发展到履行综合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责的全新阶段。在当前形势下,质监部门在继续巩固和完善巡查抽查、强制检验、市场准入、风险检测等有效监管手段的同时,必须将监管的重心逐步前移,变符合性、验证性监管为预防性、前瞻性监管。根据企业生产加工实际,全面推进原辅料采购验证、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出厂销售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同时必须提高监管手段,加强监管能力,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及时予以解决和排除,避免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没有质监事业的全面发展,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将得不到充分发挥,质监服务社会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机构建设,全面提高质监队伍的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就没有保证,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相对来说,我国的产品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特别是一些企业惟利是图,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严重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质监部门既要在监管中推进服务,又要在服务中加强监管,以强有力的监管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兴国之道、强国之举。质监部门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为河北邯郸市质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