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长期以来,中国鞋业、皮具业出口主要靠“价格”和“数量”取胜。在9月12日于广州举行的“中国鞋业皮具发展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数量规模型”的出口方式,使中国鞋业制造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同时容易遭受贸易壁垒的冲击,应当向“质量品牌型”转变,提高技术含量,创立自主品牌已经是当务之急。

  皮革制品业是中国轻工业中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鞋类皮具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年生产近80亿双,占全球产量一半左右,其中皮面皮鞋约占总产量的35%左右;皮具箱包产量10亿个,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其中,广东省是全国最主要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基地。2004年广东鞋类生产近40亿双,出口近25亿双。

  与此同时,由于研发力量不足、品牌效应匮乏、盲目开打“价格战”,许多中国企业陷入了“出口数量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的怪圈,在走向国际市场时直接遭遇关税和技术两重贸易壁垒。据统计,2004年中国鞋出口单价从1998年的5.79美元下滑到了3.27美元;今年7月,欧盟开始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皮面皮鞋开始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6.7亿美元,中国1200多家企业和上百万工人受到影响。

  在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鞋类产品科技含量低、科研能力低下、科研人才匮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院长杨承杰说,提高产品质量使我国真正成为鞋业强国的根本。鞋类产品除了要符合国家标准外,还应注重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功能性,国内企业应当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此外,鞋同服装一样具备美学要素,中国企业应当发挥创造性,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注入设计之中。

  此外,中国鞋类企业还应注重品牌建设。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淑华说,根据该协会的规划,在未来10至15年内,中国企业要力创3至5个国际名牌,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支持企业创建品牌,企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制造能力、设计能力、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实施国际品牌战略不是一、两家企业的事,而应该是全行业的大事。

  广东省鞋业厂商会会长丘小广说,广东作为中国鞋产品制造的重镇,一些企业面临着重新开拓市场、转变经营模式的巨大压力,历史形成的为国际知名品牌进行“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用的运营模式在日益突出的国际贸易壁垒下弊端逐步显现,一些企业为了争抢出口市场不惜互相杀价,因此已经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企业应该尝试打造自主品牌并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走品牌发展之路。
作者:李荣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