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需求锐减导致一些企业开工不足、产能空置,原本繁忙的员工开始空闲,产业链条开始断裂,进入了从一个业务高峰期到下一个业务高峰期之间的低谷期,即企业发展的“空档期”。
“空档期所流失的利润很可观,因此,如何在业务空档期保持核心人才的稳定,为形势好转后的加速发展积蓄力量,让空档期变得不‘空’,是当前每个企业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企业信息化专家商蓉蓉说。
安排员工培训
专家介绍,作为企业的领导,必须认识到空档期的存在是正常现象,不要草木皆兵,一见到员工清闲就如临大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派一堆活儿过去再说。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员工累了,资源浪费了,工作白费了。
“安排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是度过空档期的最惯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许多企业普遍使用的。”专家介绍,培训的事情不难办,关键是课程的选择要恰当,培训的组织要到位。当前,最要紧的是将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落实到员工的培训上,即抓好与其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技能培训和提高上。
专家举例说,比如,企业客服员工怎样协调解决客户投诉,销售员怎样迅速获得客户信任,采购员怎样有效降低采购价格,这些关键技能的提升不但可以直接促进企业利润的提升,也会体现在员工的业绩收入,也是最能激发员工努力的手段,这样的培训当然会受到员工的追捧。
“另外,培训的组织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热情和培训的效果。”专家介绍,比如,单调的讲解肯定不如游戏互动更能吸引员工的兴趣,让员工用休息时间参加培训不见得就有好效果。既然已经是空档期了,把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也不会过多地影响正常工作,反而容易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何不两全其美呢?
内部交流学习
据介绍,培训虽是提高业务空档期价值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培训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若干费用,尤其是优秀的外部培训讲师,对于身处危机当中的一些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相对来说,内部交流学习是更经济实惠的方法,既节约开支,又提高技能,还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举多得。”专家说。
专家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由企业各个部门内部的员工轮流做讲师,内容与工作相关,自主命题,自由发挥,只要对提升能力有帮助的,都可以作为培训内容。也可以找一本适合的教材,把部门的员工分成几个小组,各组分别选择一个主题,在小组内部进行学习,再定期组织各小组之间互相介绍学习内容与成果。“当然,对分享了个人经验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报酬,同时对讲师和学员都要考核培训成果,以确保讲课质量和参与积极性。”
“这样组织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把自己出色的东西展示出来,可以减少员工间的互相不服气,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也促进和提升了员工的沟通交流能力。”专家说。
优化业务流程
“空档期的清单摊薄了盈利,却为企业创造了整顿优化的机会,尤其是为管理者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未来的机会。其中,优化业务流程不可缺少。”
专家介绍,在业务繁忙的时候,一些企业管理者往往是以结果为导向,只要能拿下订单满足客户就是胜利。而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做事的手段是否恰当、做事的成本是否合理、做事的过程是否最优,这些决定了企业运营效率和发展潜能的因素恰恰被忽略了。
据介绍,拿下订单把产品卖出去并不是最终的成功,企业只有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而内部的业务流程是这个机制的具体体现,是支撑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基础。
“因此,选择在企业业务空档期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业务流程,使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方法更优,使业务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明智之举。”专家如是说。
加强信息化建设
据了解,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保障业务运营的重要支撑。
专家介绍,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投入大、耗时长、风险高,虽然它的成功实施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管理和效率的提升,但是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对业务影响较大的系统,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阻力,更是不容小视。
从系统建设的过程来看,在业务繁忙期上马信息化项目,其风险要明显高于在业务空档期实施信息化的风险。专家介绍,空档期的业务量少,系统实施过程对业务造成的冲击相应的程度较弱,造成的影响也较小,而且员工和管理者的时间相对充裕,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推进信息化的进程,成功的机会也更大。
因此,抓紧时间在业务空档期实施信息化项目,对于早有此打算的企业来说无疑是绝佳的机会,不但建设成本和风险比以往有所降低,而且在人员投入和资源配置上有更大的保障,更容易获得成功。
正如商蓉蓉所说,为了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高整体绩效,降低内部损耗,真正做到空档期不“空”,必须合理安排员工在空档期的工作和培训计划,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厚积薄发,再创新高,才能帮助企业平稳度过危机时期的需求衰退,保持企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