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工业产品的质量改进,持续提升工业产品质量,让产品质量优化提升工作成为企业的永续工程。”近日,重庆召开工业产品质量工作会议,对该市工业产品质量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的呼声贯穿此次会议始终。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冰介绍,重庆市重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抽查总体合格率从“十五”期间的76.86%提高到2008年的88.96%,目前,重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和西部第一。截至今年8月份,重庆工业经济已经连续7个月正增长,回升趋势明显,回升速度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从本次会议上了解到,结合重庆市的重点产业状况,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天然气石油化工产业、材料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被锁定为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重点指导行业。今年,重庆市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能力力争达到17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1%,重点实施四联、重钢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重点项目,继续滚动实施10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预警机制,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600亿元。到2012年,力争全市质量总体水平处于西部领先:重庆市重点工业企业内外部质量损失占工业产值的比率不高于0.13%,产品质量抽查总体合格率达到90%,出口产品检验合格率高于98%,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到60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13个,重庆市名牌产品达到1500个,汽车、摩托车等行业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95%,创新产出能力保持全国第5位,年工业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重庆市质监局局长张宗清认为,只有政府进行引导和统筹,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机制,并加强部门联动,培育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才能真正推动和提升重庆市工业产品质量水平。
与会代表认为,行业协会也应该在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着力构建起行业管理新体制,并支持和鼓励企业强化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