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来自检验检疫“同龄人”的感言。文中作者无一例外,都是“三检”合一当年进入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工作的职工。他们与检验检疫共成长,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书写青春。
正值祖国六十华诞,在“三检”合一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奉献,见证岁月的足迹,酝酿灿烂的明天。
奉献与收获
苏州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汪秋霞
1999年11月,我从常州市开放办、口岸办主任的岗位上调任常州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十年,转瞬即逝,却又刻骨难忘。这十年,是奉献的十年,也是收获的十年。我在成功中增强信心,在困难中磨砺意志,在拼搏中积累经验,在奋斗中收获成功。
身先士卒 甘做辛勤的奠基人
2000年,常州局在江苏检验检疫系统首次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大力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建立起制度管人、机制育人、权责分明、监督有力和奖惩有据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使“机关管理企业化”落到实处,继而又创造性地制定了“突出贡献奖”和“学历培训”考核办法,要求全局职工“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极大地增强了全局职工的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这些一改过去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实行“进门看素质,分配讲贡献”的做法,使全局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争作贡献的氛围。
我倡导的“四同”(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甘苦同当)精神,如今已成为常州局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我提出的“五访五必谈”、“七查七看”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分别被江苏省、苏州市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成果而推广运用。这些做法不仅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而且为检验检疫事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科技兴检 争当发展的开拓者
连续10年的科技“希望杯”竞赛活动现已成为常州局的一张“名片”,更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提高职工素质和增强检验检疫核心竞争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历经十年希望路,完成了各级科研项目29项,各类制标项目60项。先后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杯”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两项。
常州局党组适时决策,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新建、扩建实验室,极大地提升了常州局的检测技术能力。其中危险货物包装、化学危险品、食品接触材料三大实验室已经列入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实验室。
敢于创新 勇当事业的改革者
“有作为的人给地位,想干事的人有舞台”,是我秉承的用人理念;释放每一位干部职工最大的潜能,创造催人奋进的激励机制,把创新思路落到实处,是我矢志不渝的奋斗方向。为此,我努力加强行政管理,激发企事业单位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创业活力和发展动力。2000年,常州局危包检测中心和纺织品检测中心实行“模拟法人,二级核算,单独考核,责任承包”新的管理模式,坚持绩效考核,真正体现“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原则,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纺织品检测中心业务收入比原来提高了8倍,危包检测中心业务收入提高了5倍。
真诚奉献 乐当企业的贴心人
从2000年起常州局开始探索企业分类管理、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并大胆尝试检务“证单中心”一站式服务、无纸化报检等新的监管模式,坚持“5+2”、“白加黑”和节假日业务值班制度,实行预约报检、提前报检,同时开展“局长直通车”、“零距离服务”等活动。
2008年10月,我调到苏州局工作时,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地方开放型经济遇到的严峻挑战,我局立即出台了“服务企业十大行动方案”,开展了以“七个一”为载体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学先行,服务经济国检护航又好又快”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5月,苏州局又积极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原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对苏州局服务企业的系列举措作了重要批示,真正体现了检企同心、共渡难关。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金秋收获的喜悦。2008年10月,当我调离常州局时,全局职工把“突出贡献奖”颁发给我。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激励和鼓舞着我奋发向上,我将在努力工作、享受工作、默默奉献的道路上,用真挚火热的激情继续谱写从容淡定、充实亮丽的人生乐章!
笑忆峥嵘
无锡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主任 朱京京
1999年,我挥别激情燃烧的戎装岁月,来到无锡检验检疫局。刚上任,局领导就交给我一份充满挑战的任务:组建卫检部门并迅速开展工作。
2002年,伴随着无锡经济的快速发展,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也逐步发展壮大。我们不断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查验工作,建立口岸卫生监管屏障,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关注国内外疾病动态……
2005年,我带领5名工作人员开展机场办事处筹备工作。我多次前往深圳、北京等兄弟局学习和调研,向无锡市政府提出了关于检验检疫空港口岸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现在,无锡局机场办事处已有工作人员2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成为江苏省内机场检验检疫机构的典范。2008年9月,无锡空港实现一类口岸开放。2009年4月,日本航线全面开通,机场办事处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现在,保健中心综合实力已稳居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前列。2003年,保健中心获得了“全国先进保健中心”光荣称号。我也连续6年被评为无锡局“优秀公务员”,并于2008年获得了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这十年间,伴随着检验检疫事业的飞跃发展,我也在磨砺中成长,在奋斗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欣慰地看到检验检疫这把国门利剑经过汗水、泪水、智慧、毅力的打磨,终于凸现峥嵘!
人生的二次起航
江苏检验检疫局办公室宣传科科长 陈怀瑾
如果说10年军旅生涯是我人生之旅的第一段航程,那么,自1999年转业进入原江苏商检局办公室工作,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扬帆启航。
自2000年起,我开始与信息工作打交道,先后编辑了《江苏局“三讲”简报》80期、江苏局《周情通报》400期、《江苏检验检疫专报》100期等。2002年“六一”前夕,政务信息《我国玩具生产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吴仪的重要批示,这是总局成立以后中央领导在质检专报上的第一份批示。
2005年10月,我局创办《江苏检验检疫专报》,将新近发生的重要工作和情况专报江苏省委、省政府。2005~2007年间,我局共编发有关疫情和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认可、应对国外突发事件等方面情况的专报60期,被国家质检总局、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43条(次),创历年之最。
网络时代对信息宣传工作提出新的要求。2008年以来,我和信息宣传战线的战友一起,积极宣传抗震救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实施“百千万亿服务工程”、抗击甲型H1N1流感、帮助外贸企业共渡金融危机等重点工作,继续巩固了江苏局宣传工作在全国系统的领先地位。
10年信息宣传工作见证了江苏局的累累硕果,也凝聚着各级领导和信息宣传战线全体战友的支持。
与君同行
江苏检验检疫局检鉴处鉴定科科长 陈 路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我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10个年头了。回首这3000多个日日夜夜,真是百感交集。
记得1999年8月15日,我走进位于白下路1号的原江苏商检局大楼人事处报到。轻轻地敲门、低声地询问,我拘谨且茫然。然而人事处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呼逐渐打消了我的紧张和顾虑。第二天一早,我准时赶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港口办事处。工作第一天就体会到的集体温暖让我暗暗发誓,这辈子跟定这个集体了。
港口鉴定工作的特殊性在于随时随地听从指挥、听候调度,全天候、全年无休,整天与码头、船舶、代理打交道,干的是既脏又累的体力活。但这个集体战斗力特别强,大家责任心都很强,无论是周末假日,还是夜深人静,港口一线总有鉴定人不辞辛劳的身影。记得2001年冬天一个深夜的那场大雪,晚上10点多,接到通知要赶到南京炼油厂进行3万吨出口汽油的岸罐计重和船舱计重鉴定工作,结果汽车抛锚在绕城公路上,连推带修前后共花了3个多小时才启动起来,等干完工作回来时已是凌晨4点。大伙儿想找个地方吃饭暖暖身子,但找了很久也未能找到一家仍在营业的小店。那段经历、那段时光至今仍让我难以忘却。
“三检”合一后,港口办事处人员从原来的12个变成22个,科室由原来的2个变成5个,新的港口办事处集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干得有声有色。1999年底,全省的文明单位评选中,港口办事处依然被评为“文明单位标兵”,我想这既是对新港办的肯定,也是对新成立的江苏检验检疫局的肯定。
见证辉煌
南京检验检疫局港口办事处检疫科科长 刁越红
1999年,我转业到江苏检验检疫局江苏国际旅行保健中心从事体检工作,当年11月,南京检验检疫局成立,我根据组织的安排,前往南京局机场办事处检疫科从事旅检工作。
2003年年初,“非典”逐渐在国内外蔓延,旅检科处在守护国门的第一线。为此,我们率先在出境检疫查验工作中,恢复了出境旅客填写健康申明卡制度。5月1日,3名法国人从南京出境经韩国转机回法国后出现发热症状,引起国外对我们检疫工作的怀疑。我们及时把当时法国人出境的健康申明卡找出来,传真给国家质检总局,证明了当时法国人出境时,在中国是健康无发热症状的,消除了国外对我国检验检疫工作的质疑。
10年来,机场办事处从刚成立之初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0余人,建立了动植物现场处理室、微生物检测室、医学媒介生物标本制作、展示室,旅检现场查验实行了“人、机、犬”三位一体的查验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南京局机场办将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更加蓬勃发展。
平常人的平常事
江阴检验检疫局财务科科员 周益群
1999年7月,23岁的我来到了江阴这个陌生的城市。刚参加工作,我就赶上了“三检合一”机构改革,看着身边成熟干练的老同志把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我盼望着自己快快成长。这十年,于我而言经历了人生最值得回味和珍惜的岁月。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和同事对全局的固定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那时候,我只能将总价值3000多万元的几百台设备台账一笔笔地手工录入,时间紧,任务重,我让女朋友也做了“义工”,苦战两周才完成任务。慢慢发现,财会人员总是从月初忙到月末,从年头忙到年尾,碰到财务检查、审计或税务检查,所有的人员都得奋战在办公室、档案室。
会计起着核算、监督和参与经济决策的功能,工作质量的高低往往体现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会计也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学问。记得刚开始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时,因财务软件限制无法查询到按项目核算支出的信息,安排经费支出时常常手忙脚乱。后来,我摸索出了建立报表通过软件自动生成项目支出信息,鼠标轻轻一点,便完成了原来手工统计至少需要半天的工作。
工作10年,我先后通过了初、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起草了系统内《违规资金处理处罚办法》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程》。2007年,我完成了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审计方向)硕士的学习,2008年还被江苏检验检疫局派赴香港审计中检公司江苏部的财务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难忘十年
张家港检验检疫局人事科科长 顾伟红
1999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张家港,幸运地成为张家港商检局的一员,刚报到就遇上“三检”合一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两个月后,我荣幸地走进检验检疫大家庭中,从事人事工作。
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成立伊始,人员要重新分配,工作关系需要理顺。作为人事科的一员,我责无旁贷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业务知识不熟,我便向老前辈请教;白天干不完的活,我便晚上加班加点。我和全局人员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推动张家港检验检疫局这艘航船奋力前行。
十年来,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三检”合一之初时的11个科室、3个事业单位、在编人员116人,发展到今天的15个科室、3个事业单位、在编人员148人、聘用人员135人的喜人局面。随着业务的增长和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还先后于2005年8月、2007年7月、2009年2月成立了保税区办事处、冶金工业园办事处和港口办事处三个副处级机构,形成了“一局三办”的新格局。
在张家港精神的激励下,全局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省级以上172项荣誉称号。
我把青春献给你
南通检验检疫局植检科副主任科员 王进峰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从部队转业到检验检疫系统已整整10年。依稀还记得1999年9月1日那天,我,一个部队的老兵,怀揣着激动和忐忑,骑着自行车来到南通商检局报到。从此,乘坐交通艇、爬舷梯、登轮、水尺鉴定,成了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2004年,我轮岗被调整到植检科从事包装检验工作。我把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用于指导企业发展,使我时时感到有压力和动力。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南通地区第二大农药化工企业,主要生产绿麦隆、敌草隆、异丙隆等除草剂,出口欧盟。2005年11月,我将“欧盟又限制使用绿麦隆、敌草隆、异丙隆等7个除草剂”的信息提供该公司出口部,建议公司投资研发生产符合国际农药发展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农药,同时采取市场多元化策略,积极开拓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市场,以利于有效打破进口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司非常重视我的建议,立即着手研制、开发年产5000MT草甘磷产品的新项目,第二年上半年草甘膦产品顺利出口,该项目在随后的几年中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我仍将以国门卫士的名义,继续为祖国、为人民站岗放哨,把青春无私奉献给党的检验检疫事业,把忠诚镌刻在检验检疫旗帜上……
十年汗水铺就动检防疫路
太仓检验检疫局综合科科长 郑志高
1999年5月,我通过公务员考试,幸运地成为检验检疫队伍的一员。踌躇满志的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我为之奋斗十年青春的又一启航站——太仓。
第一次检疫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那是1999年8月3日晚,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跟随扬州局张愚老师来到太仓港石化码头。看到张老师在用娴熟的英文和船长进行交流,我非常钦佩。从那以后,我和一起进局的同龄人每天都学习英语口语和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以及检疫技术。
1999年11月18日,“三检”合一,太仓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立了。我在新的环境中认真工作,暗下决心: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竭尽全力为检验检疫事业而奋斗。2000年,我发现出口活虾存在无法保存运输的难题,立即开展调查研究。在局领导的鼓励下,我试探性地起草了《出口活虾运输保存方法的研究》计划书,上报江苏检验检疫局,得到了立项,实现了太仓局科研立项零的突破。我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艰苦的课题研究。严寒的冬季,我无数次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实验室通宵达旦反复做活虾保存试验。呼啸的寒风冰凉刺骨,双手在冰水中冻得几近僵硬,但科研的热情始终在胸中激荡。2001年12月,课题顺利通过了鉴定。2002年,我又起草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5-甲氧嘧啶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计划书,得到江苏局立项,2004年再次顺利通过鉴定,并且获得江苏检验检疫局“科技兴检”三等奖。
昆山,我放飞梦想的地方
昆山检验检疫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检验检疫科副主任科员 邱伟正
1999年5月,江苏“三检”合一领导小组公开招录工作人员,经过一番过关斩将,我幸运地被录用,分配到太仓检验检疫局工作。
在太仓工作不久,作为江苏省口岸局援助产地局工作组的一名成员,我被派驻昆山陆路口岸,负责卫生检疫工作。“三检”合一前,昆山只设立了商检局,并无卫检、动植检机构,急需相关专业人员。2000年援助工作结束后,我面临选择:是回太仓局,还是留在昆山局?内心告诉我,这一年来,我已经爱上了昆山这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饶的热土,这里将成为我放飞梦想、实现抱负的地方。
2006年,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对进口食品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昆山某企业在原料审核环节上未能高度重视,结果产品被日本官方通报、退回。企业措手不及,订单大量流失,难以为继。作为食品检验人员,我积极协助企业调查、处理不合格产品,深入分析原因、制定长期的改进措施,并帮扶企业建立健全了自检自控、溯源召回等制度。企业很快恢复了活力,在同行业中声名鹊起,产品连续多年稳居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