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至30日,山东省质量技监系统《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宣贯工作会议在聊城市召开。会上,山东省质量技监局党组书记、局长丛大鸣分析了生产许可证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对宣贯《条例》、落实全国会议精神以及下一步工作做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副局长王殿华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议传达了全国会议精神,通报了当前全省生产许可证工作情况,对《条例》进行了宣讲。
丛大鸣在讲话中强调,要准确把握《条例》的基本要求,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一是规范发证程序,进一步提高发证工作质量。各级质量技监部门都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新《条例》的要求,严格做到八公开:即许可项目的名称、依据、申请条件、数量、审查单位、程序、期限、审批结果全部要向社会公开。要严格做到程序合法。无论是受理申请、现场核查、产品检验,还是发证及证后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权限、步骤、方式、时限进行,确保程序合法。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条例》,切实明确责任,实行过错追究制度,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发证工作质量。二是完善证后监管制度,确保发证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目前,山东省共获得7915张生产许可证,其中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446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3447张。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对获证企业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责成企业定期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质量报告,督促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合格。要切实改变目前“重发证轻监管”的现象,高度重视对监督抽查不合格、定期检验不合格的后处理工作,切实监督企业做好整改。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建立权责一致的工作机制。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审批发证工作的监督监察,对违反规定、损害部门形象的,一经发现就一定要严格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四是加大无证查处力度,维护生产许可制度的严肃性。全省各级质量技监队伍都要认真研究新《条例》,用足用好新《条例》,用稽查手段促进生产许可工作的开展。五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贯彻实施新《条例》的浓厚氛围。
丛大鸣要求,要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和技术机构建设,把生产许可证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用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顽强、公正廉洁、奋发有为的行政管理队伍和稽查队伍,打造一支工作扎实、严谨认真、责任心强的审查员队伍,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甘于奉献的技术检验专业队伍。二是加强技术机构建设,不断提高装备水平。要下大力加强技术机构的建设,推动技术机构实现“四高”,即装备水平高、人员素质高、管理水平高、工作效率高。要继续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的投入,提高各级技术机构的装备水平,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三是加强行风建设,努力维护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各级质量技监部门一定要在贯彻实施生产许可制度中加强行风建设,决不允许在受理、审查、检验、审批、证后监督等环节中掺杂任何的部门私利,不允许出现任何的不正之风。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而上违背规定的,一定要严肃处理。特别是实行两级发证、三级操作的工作模式后,各级各单位一定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决不允许出现坐收坐支、挪作他用、搭车收费、为收而罚的现象。
王殿华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3个问题:一是要大力宣传贯彻实施新《条例》。要求全系统要深入学习,要广泛宣传,要贯彻到位。二是要加大生产许可工作监管力度。三是加强生产许可证工作基础建设。要大力加强以下4项基础建设,即: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机构建设和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