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科技领域,还是质检系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都是德高望重的科研专家。可是,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却一直声称,自己只是科研团队中的“小字辈”,眼前备受瞩目的科研成果源自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从当初成立时只有5万元资金、两个人的海淀质检所,历经10年发展后成为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100多名工作人员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心主任曹宝森却始终强调,他们是刚刚起步的“小兄弟”,还有很长的科技创新之路要走。
正是这种谦虚谨慎、敬畏自省的集体性格,使得一代代质检科技工作者在经历了无数次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艰难考验之后,依然保持了继续攀登、继续探索的旺盛动力。也正是一代代质检科技工作者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才有了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和令人自豪的丰硕收获。
技术是基础更是优势
“国外商检技术水平进步飞快,中国商检科技工作必须跟上,否则将无法适应外贸持续发展的需要。”1972年,关于科技工作的话题已在全国商检(检验检疫前身)工作会议上全面预热。到1979年,《商检工作十年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到1988年底,商检部门检验技术实现现代化,应用型检验技术应与国际同步,研究型高精尖技术逐步引进加强”。
“技术监督的突出特点,是凭借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相应的权威性机构实现监督。”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成立之际,首任局长徐志坚用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关键词串起了一张技术主导的蓝图雏形。1991年,时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的朱育理提出,标准、计量、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至此,质检科技的轮廓渐渐显现。
时至今日,伴随质检事业的一路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蓝图上的科技脉络日渐清晰,“科技兴检”更成为系统上下工作报告中频频闪现的关键词。2009年1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检,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完善科技体制和机制。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高标准建设检验检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国家计量器具型式实验室和大区计量测试中心,进一步完善质检技术保障体系。
一路走来,在质检领域的技术蓝图上,张钟华院士、高洁院士、李同保院士、庞国芳院士等重量级专家足印深深,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相关工作齐头并进。据统计,1991年~2008年,质检系统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17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项。
体制需改革更需创新
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成立后,质检科技进入了新的发展期,有了之前的技术积累,质检科技的脚步更加坚定、自信。
2003年6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正式启动。为了能让质检科技重大任务纳入国家规划,质检总局积极组织系统内专家参与规划制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标准化、计量科学、出入境检验检疫、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等涉及质检工作的9个专业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落实到研究项目或课题,为质检科技直接为国家科技需求服务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质检总局结合“十五”期间质检科技工作的重大部署、重点领域研究成果,提出了围绕科技兴检的战略方针,并在全系统深入推进,一场深化质检系统科技体制的改革拉开序幕。
2004年,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复了质检总局直属科研机构的改革方案,3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获批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转为质检事业单位。在改革的基础上,基本完成学科领域优化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初步形成具有质检科技特色的创新体系和科技发展模式;努力实现机制转变,初步建立起适合质检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新机制、新制度,凝聚和培养了一批适应可持续发展、精干高效、年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初步建立了质检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改革的脚步还在不断深化。在总结几年来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质检总局相关直属科研院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用人制度,深入挖掘内部潜力,优化科研队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技术装备是质检科技工作的必备“武器”,技术机构的深化改革也在改革中被提到台前。质检技术机构已基本实现在规模、技术水平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机制和功能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运作和规范上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符合的目标。
计量重精准更重服务
2009年8月27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正式启动,我国计量科技的新篇章由此开启。
“新篇章开启前,历经了十多年的孕育和积累。”回忆起建设发展中的艰辛,计量院副院长段宇宁感慨万千,“和实验基地建设一样,很多计量科研成果问世前,都凝聚了长达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
计量科技在我国起步早,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早期由于经费有限,一些前沿科研领域根本无力涉足。好在当时科研氛围很浓,很多课题都是群策群力。李天初告诉记者:“那时候经常召开学术小组会,大家各抒己见,有时候甚至会为了某一问题‘针锋相对’。”改革开放后,计量作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基础设施,其重要性获得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继第一个五年计划后,2006年3月,计量科技再次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写入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
近年来,计量院科研经费大幅增加,在研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十一五”前3年,全院鉴定验收的各类科技成果30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950余篇,申请专利34项。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自主研发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比国外最高同类标准的准确性高了10多倍;原子喷泉钟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备完整的独立自主时间频率计量系统的国家之一;光电比较仪(或高温计)系统非线性测量装置的建立、10 伏约瑟夫森结阵电压基准、激光功率能量计量标准装置与新型激光测量仪器系列研究等项目均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凭借特有的技术优势,计量科技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越来越凸显。为嫦娥探月工程专用器件提供计量测试、对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进口的星空探测器和测量设备进行了微光照度校准验收、为神7航天工程助推火箭的燃料罐容积进行现场测试、成功研制输液泵检测仪校准装置和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针对三峡工程急需解决的水大流量准确测量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无论怎么创新、发展,计量科技的‘老汤’本色始终不变。” 段宇宁说。正因为有这份营养丰富、炉火纯青的“老汤”长期滋补,计量科研的脚步一直稳健如初。
标准为眼前更为将来
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副院长邱月明看来,制定水平高并能对产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技术标准, 必须以大量的科学研究做基础, 必须有足够的标准数据作支撑,否则即使制定出来的标准也可能脱离实际、纸上谈兵。“昌平实验研究基地的建成,推动了数百项科研和标准项目的开展。”据邱月明介绍,目前实验基地拥有人体测量、人体生物力学、行为分析、质量感知、感官分析、用能产品能效、信息化接口标准一致性测试等各类设备与套件200余台(套),为标准编制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研发平台。
“1999年以前,标准院的工作以制定、修订国家标准为主,科研项目比较少。1999年,标准院开始承担一些国家级科研项目,标准战略研究也随之启动。”标准院计划科研部主任罗虹回忆说,“十五”之前,我国技术标准水平落后,与经济发展需要滞后的问题表现非常突出。面对这种形势,国家科技部适时提出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3大科技发展战略,并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列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这是我国科技计划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到具体技术对我国标准化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十五”期间,在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的推动下,标准专项已是硕果累累:共研制国际标准30多项、研制国家标准500多项、研制行业标准1000多项,研制并建立检测方法100多项,对促进我国技术标准整体水平的大幅提高,重大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重点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十一五”时期,标准院再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按照目标,将完成30~40项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具有相对优势领域的国际标准研制。
上有标准专项支撑,下有实验室对接。通过实施“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我国的国际标准研制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由“国际标准本地化”向“国家标准国际化”漂亮转身,同时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检验为把关更为保障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花重金从国外购置了一台当时最先进气相色谱仪,想用来检测化学残留,但许多检测机构都没有经验,不敢贸然接这个任务。当时的国家商检部门勇挑重担。再看看现在,哪个院里没有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高精尖设备?”从事质检工作多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英章见证了检验检疫科技的一路变化。
“最初技术条件有限,所以更多是跟着国外学。”唐英章说,伴随技术一路进步,检验检疫的科技含量也与日俱增。“如今有了强劲的技术支撑,科研工作早已由被动走向主动,很多研究项目和方法与国际同步,甚至走到了前沿。”
改革开放使我国有效融入全球市场,为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加我国产品出口的科技筹码,检验检疫科研工作者一刻不该懈怠。“安全是检验检疫科技的落脚点。贸易安全、产业安全、生命安全、动物安全、植物安全等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关键词。”唐英章说。
多年来,在科技支撑与保障方面,科研工作者们快速反应,先后在应对红火蚁、禽流感、红心鸭蛋、输欧米制品转基因污染、生物反恐、舞毒蛾、二甘醇牙膏、“老干妈”辣酱、输美宠物食品、出口玩具涂料污染、输日水饺中毒事件、地震灾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奥运食品安全检测保障、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以及防控甲型流感等一系列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作用。
让唐英章和同事们津津乐道的是,检验检疫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很成功——食品安全监测车推广顺利;分别用于检测食物中转基因成分和农兽药残留的65种检测试剂盒市场前景良好;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系统已经与有关局签订了推广协议;卫生检疫试纸条和生物反恐快速侦检处理系统已被多个局作为应对生物恐怖的技术储备,并在2008年奥运前后为口岸反生物恐怖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特检为实用更为安全
“文革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业一度停止,造成了一系列事故,也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特检工作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的。” 谈到创业之路,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特检院)院长林树青记忆犹新。“我们特检的特点就是‘三高’——高风险、高技术、高难度。”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特检院针对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工业管道、埋地管道、大型游乐设施、大型储罐群、长管拖车气瓶等事故预防技术中存在的关键、共性、突出问题,围绕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与综合评价方法和风险、寿命、超标缺陷评价两条技术主线,攻克了一道道关键技术难题,也取得了一项项创新科研成果。
“很多科研项目都是紧贴社会热点、难点以及行业发展需求而展开,特别注重其实际应用和可操作性。”林树青介绍说,“七五”以来,特检院组织行业内外近300家单位、近千人次的科研人员,围绕解决行业共性、关键、疑难的技术问题,在压力容器、工业压力管道和埋地燃气管道3个方面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的系统集成。结合特种设备标准比较研究和标准体系研究,其创建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标准制定”三位一体科研模式。把国家和行业的需要,法规标准比较研究和体系研究等发现的问题,提炼为科研项目。在科研过程中,既注重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又注重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法规标准,并根据工程应用和法规标准需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性互动模式受到了国家科技委、标准委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已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应用,核心内容已被《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所采用。
上世纪80年代,特种设备领域面临一些“瓶颈性”的技术难题,在全面普查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特检院组织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攻关,开出了一剂“特效良药”——采取金属结构完整性评价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和以此为基础制定的国家标准《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安全技术规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和《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不仅解决了我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评定无技术可用、无标准可循的问题,也成功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核能等行业,避免了大量含缺陷承压设备不必要的返修和报废,仅2005和2006两年间节省经费就达11.99亿元。
历经30年的艰苦创业,特检院先后攻克了12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90多项技术成果、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攻关重大优秀科技成果奖、3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截至2008年底,由特检院完成的131项特检科研成果,大都实现了应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