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酒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徐占成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白酒是中国酿造行业中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民族工业,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著名蒸馏酒进行市场竞争的需要,支持白酒走向世界市场,我国白酒质量标准亟待进行修订。
建国以来,中国白酒行业完成了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发展成为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民族产业。这一过程中,白酒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举办了五届评酒会,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我国特色的评酒规范及对各种香型的划分标准,对酿酒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第三届评酒会确定了香型评比,这是一个创举。
根据已形成的评酒规范,中国白酒按生产工艺而言,可分为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等;就蒸馏白酒而言,又可分五大香型,即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其它香(如药香、豉香、凤型、兼香、芝麻香、特型)。随着高精密分析仪器和数值分类等先进设备及方法的使用,中国白酒行业科研人员对传统名优白酒的主体香味成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确定酒的香型,为尝评、勾兑、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评酒也逐步从经验品评向科学品评转变。
徐占成现任剑南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他认为,中国的蒸馏白酒主要采用含有丰富淀粉的农副产品为原料,以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采用独特的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制而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名酒企业已形成支持自身产品质量特色的核心技术。我国现行白酒质量标准是1989年以后陆续形成的,由于严格的香型划分,酱香型等白酒至今尚未形成规范国家标准,而芝麻香型、特香型白酒仍采用由中国轻工总会批准的轻工行业标准。入世后,中国白酒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同国外著名蒸馏白酒展开竞争,亟需更加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加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