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广东确立质监工作“五个转变”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质监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成为广东省质监局党组在创新质监工作理念,转变质监工作方式,破解质监工作难题的重要课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省质监局党组通过调研,确立了全省质监工作的“五个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从管产品向管企业转变;从面面俱到向突出重点转变;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从技术机构检测能力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

  今年5月,广东省质监局党组将“五个转变”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质监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要求,以此推动质监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从而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

  广州:创新模式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近年来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表明:当前的质监工作必须尽快有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省局党组提出的‘五个转变’是谋求监管格局之变的重要举措,必须抓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个关键,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广州市质监局局长梁嘉炽对“五个转变”有着独到的见解。

  自“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广州市质监局通过认真总结和反思认识到,企业主体责任的缺失,是导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对被动、滞后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在以往的监管中,对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定位把握不准,模糊了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界限,致使企业主体责任退化。

  广州中小企业占到企业的绝大多数,质量管理能力总体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质量管理粗放、控制能力低下,在承担主体责任的问题上也只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为此,今年以来,广州市质监局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有效的内控机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

  一是推行质量安全主任制度,指导企业配强用好质量安全管理的“大管家”。从2009年6月20日起广州市在全国率先正式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任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从管产品向管企业转变”迈出重要一步。这解决了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生产过程“无人管”“不会管”的问题,在规范日常企业生产行为等方面已初显成效。目前,全市已有800多家食品企业招聘了854名食品安全主任职位,推动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而提高了质监部门的监管有效性。

  二是推动建立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指导企业做好生产过程控制的“流水账”。按照“流程跟踪+节点控制”的基本思路,该局督促企业针对行业特点,梳理生产流程,围绕进货、投料、生产、包装、贮存、出厂等环节,建立和完善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原辅材料出入库、产品出厂检验等记录。通过过程控制的“流水账”,方便企业对产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查找分析,同时也引导中小企业把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的工作更加具体化、日常化。

  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是影响企业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的最大障碍。一些企业以牺牲产品质量安全为代价降低成本的“潜规则”,形成恶性竞争,是当前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为此,该局着力带动企业在更高起点上落实主体责任。首先是开展质量兴业,共同打造区域性质量品牌。以增强区域性行业性质量竞争力为目标,以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支柱产业为对象,以消灭无证生产,完善质量、标准、计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鼓励和支持技术自主创新为主要内容,开展质量兴业活动,引导行业内部良性竞争,共同打造区域性质量品牌。其次是组织专项整治,着重解决行业性质量突出问题。在开展对行业性、区域性质量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中,着重督促企业解决质量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达到夯实质量建设基础,提高质量保证水平的目的。第三是实施达标示范工程,激励引导行业质量管理上等级。以优化质量要素、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重点,在行业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达标、示范活动,激励引导更多的企业迅速提高质量保障能力水平。

  在现有力量、现有体制下,如何提高质量监管效能?广州市质监局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督。在政府和社会层面,编制《广州市质量竞争力指数报告》、《广州工业产品质量状况报告》,各区、县级市也定期向政府通告属地企业质量状况,为政府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在日常监管方面,在重点街镇,由质监部门与街镇政府合作设立质监工作站,由质监部门派出负责人,街镇配备工作人员,提供办公条件,由此实现监管工作的重心下移、力量前置、就近监管。

  佛山:创新举措 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说起“五个转变”,佛山市质监局局长牛德才认为,在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刻,省局党组以战略的眼光谋划全省质监工作争创新优势、实现大发展、做好大服务、提升大质量、实现逆势而上的质监工作“五个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是新时期全省质监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佛山市质监局通过大力推进以名牌带动、技术标准和企业节能减排为核心工作的以质取胜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区域品牌形象,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帮助了企业升级转型,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名牌企业发挥逆势领跑作用,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4%,对全市GDP增长拉动率为5.76%。

  当前,在监管人力不足的前提下,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管,成为质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该局认识到,通过“五个转变”,监管和服务的有效性才能切实提高,才能得到群众、社会的充分认可。

  该局坚持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强化宏观管理作用。该局进一步完善服务政府决策机制,把名牌企业的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定期向地方政府上报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名牌企业质量状况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完善名牌企业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名牌企业质量跟踪档案,实施名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推行名牌企业年度审查,有效调控和纠正企业不良行为,确保名牌带动战略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技术标准战略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一是坚持技术标准工作重心下移,围绕现代产业园区和专业镇街就近就便设立标准化服务机构,增强技术标准工作与现代产业发展的亲和力,确保技术标准服务区位与产业区位实现一体化。二是以优势产业为导向,推动现代产业联盟标准与科技专利相结合,同时推动升级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进一步提高联盟标准的“含金量”,增强联盟标准的行业带动和示范作用。三是努力争取地方政府扶持,构建技术标准服务平台,科学运用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技术标准研发项目的资助和帮扶力度。

  该局还加强隐患排查分析,以点带面增强防范事故的前瞻性。增强事故隐患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佛山市质监局把注重开展事故预测性研究,完善事故隐患预警通报机制,把握预防事故发生的主动权,作为质监工作的重点。该局认识到,要居安思危,善于从安全中查找不安全因素,在解决不安全因素中保证安全,把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优势、巡查队职能优势和基层质监队伍人地两熟的优势,加大对重点单位和事故隐患检查频次,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

  今年以来,佛山市质监局加大了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分析,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增强防范事故的前瞻性。一是创新基层监管机制,消除监管盲点。他们在南海区8个镇街全面建立质监站,加强对特种设备监管盲区和死角的排查力度,对印染行业400多台未经登记的在用压力容器纳入监管,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二是强化检测预警,排除设备安全隐患。建立特种设备检测问题预警通报机制,会同检测机构对立式锅壳式锅炉、水煤气发生炉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企业管理漏洞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引导设备使用和制造单位强化责任、加强管理,改进安全保护性能。三是创新特种设备维保单位管理机制,保障设备维护质量。针对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行业竞争激烈、设备维护质量低下、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建立了《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质量评定管理办法》,实施维保单位分级监督管理和约谈制度,建立维保质量评定考核记录,定期核查维保设备备案清单,及时填补管理空白,确保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扎实到位。

  中山:转变观念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当前,质监工作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政府的重视程度、社会的关注度来看都是前所未有。如何充分发挥质监部门职能优势,服务政府保增长、服务经济促转型、服务群众保安全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说起“五个转变”,中山市质监局局长林凯有着深刻认识。

  在实现“五个转变”的过程中,中山市质监局清醒地认识到,关键和核心是转变观念,观念决定方向、观念决定行为、观念决定成效。

  他们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把质量工作融入经济主战场。该局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把“质量兴市”活动引向深入,在全市24个镇(区)开展“质量兴镇(区)”活动,并积极探索在重点工业园区(黄圃镇大岑工业区)开展“质量兴村”活动,逐步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工作机制。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大力开展“质量兴业”活动。

  他们注重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升标准化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作用。中山市质监局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模式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实施联盟标准,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以积极指导和扶持企业以先进标准占据行业制高点,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扩大采标工作力度,为企业提供优质的采标咨询服务,同时把采标工作与推动专业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服务业标准化为切入点,加强对金融、房地产、通信、旅游、物流等领域的调研,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他们还注重推动政府把质量工作作为政府领导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提升质监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该局及时开展产品量水平状况分析,每月定期通报市委、市政府和各镇(区)相关部门,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前瞻性和价值性的参考。进一步规范、完善质量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绩考核内容的工作,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针对全市区域特色产品的质量状况,该局确立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纵深发展”的工作方法和“质量整治、服务先行”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强监管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首先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立足早研究、早计划、早预警、早整治,建立健全综合巡查、监督抽查、明察暗访和举报奖励等制度,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加快建立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质量风险监测机制和风险快速处置机制,加强风险的分析研判,并根据风险程度和范围启动应急机制,力求把质量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次是发挥外部力量作用,变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督。建立与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平台,营造良好的政企关系,加强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质量的动态情况,以及一些行业可能存在的“潜规则”和可能出现的违规生产行为,从而扭转监管工作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各种协管力量的积极性,如镇(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和特种设备兼职监察员的积极性,加大对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大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第三是前移监管重心,变事后监管为事前帮扶。充分利用技术机构工作人员的技术优势,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探索建立一个资料齐全、具有资深专业人员的技术查询、咨询平台,以网站的形式,与企业形成全方位的互动和交流,与企业共同探讨改进产品工艺流程、节约资源等,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质量分析、整改方案、标准查询等服务,从源头上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

  湛江:排忧解难 服务企业促进经济

  “当前,质监事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逐渐显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的问题,‘五个转变’不仅标志着省局党组对质监工作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且也标志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前瞻性和敏锐性。”湛江市质监局局长谢哈森认为“五个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破解质监事业发展难题时感到豁然开朗。

  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湛江企业也感受到经济“寒流”的影响,部分出口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为了贯彻省局的工作部署,湛江市质监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围绕“五个转变”,做到“五个着力”,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排难解忧。

  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首先是服务好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建设项目开辟“质监服务绿色通道”;对在建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开展技术帮扶,在计量检定、特种设备安装检测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服务;对进入投产调试的项目提供计量、标准、质量体系建设的指导和帮扶,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其次是服务于农业发展。通过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树立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

  着力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安全关。一是当好“守门员”,严格准入制度。严格把好食品准入关,坚持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力度,并促使更多的小作坊提升、转化为正规生产企业,纳入正常监管渠道。二是当好“教导员”,抓培训教育。认真分析当前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开展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三是当好“裁判员”,严格行政执法。加大执法惩戒力度,建立“黑名单”公开制度,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让广大消费者一起参与监督。四是当好“组织员”,加强横向联合。主动加强与工商、农业、卫生、食品药品等职能部门的联合,互通信息,充分整合、利用行政资源,借助一切可利用力量,努力解决日常安全监管和执法打假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着力加强对重点产品的监管。突出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努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对小家电产品的监管,下大决心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入手,组织实力雄厚的电饭锅企业牵头制定电饭锅联盟标准,统一全市电饭锅配件的生产标准,占领电饭锅标准的制高点,致力打造电饭锅制造业先进基地。

  着力构建一套预防为主的监管机制。坚持预防在先,加强系统内上下级之间、同级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报告和相互通报敏感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并注重从生产企业中挖掘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以便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该局还积极实施风险管理。通过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抽查,定期开展质量分析,了解整个行业的总体质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对监督抽查发现的区域性质量问题,及时组织行业协会、专家进行风险分析,提出处置建议,并向地方政府发出预警,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各种质量问题。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基础性工作。湛江市质监局建立风险评估专家库,将加强与高校及有关检验技术机构等的合作,运用风险评估原理,开展安全性风险隐患评估和研究,查找全市质量安全工作薄弱环节、主要危险因素,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

  着力加强国家中心建设。根据湛江产业发展的实际,该局充分利用国家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设备技术,把湛江质检中心做大做强,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努力为湛江的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东莞:提升水平 紧贴地方经济发展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认真履行质量监管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用‘五个转变’改进和提升全省质监工作,是深刻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是广东省质监部门努力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东莞市质监局局长张活力对质监工作充满信心。

  为配合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市质监局紧贴地方经济发展要求,通过“五个转变”改进和提升质监工作,推进宏观质量管理的实施。首先是争取地方政府支持。通过“两个安全”、政府质量奖、质量分析报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节能减排、公共检测平台等宏观工作,积极主动地增进地方政府对质监部门的了解,使其更加全面、更深层次理解质监工作,并给予更大的支持,从政府层面渗透宏观质量管理。其次是营造浓厚氛围。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和大力拉动内需的形势,联合镇(街)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出口转内销免费培训,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质量和安全年”等活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报道、派发资料、咨询服务、网络传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质监部门职能和质量安全知识,从舆论层面推动宏观质量管理。在媒体公告不合格企业名单,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把产品质量纳入市政府对镇(街)政府的考核细则,明确评分标准,对存在质量风险的区域、产业进行预警,促使地方政府负总责;多渠道收集风险信息,开展风险评估和信息发布,强化行业自律,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社会层面落实宏观质量管理。

  该市还通过强势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将集中精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标准化战略的推动和实施上来。一是强化帮扶企业的标准化服务,深入企业重点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帮扶指导;全力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工程,利用市政府标准化资助资金,引导和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标准战略工作。二是在松山湖产业园区开展“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工作,重点探索和建立科研、标准、产业三同步,专利标准化,自主创新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三是积极开展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围绕省政府和市政府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精神,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重点开展虎门港区和南方物流两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四是在地方优势产业集群开展专业镇和企业联盟标准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抱团取暖”,共同采用联盟标准,重点开展虎门信息传输线、长安模具、横沥模具联盟标准工作。

  当前,提升技术检测机构水平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是质监系统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重要课题之一。东莞市质监局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以当地产业资源为依托,以地方政府支持为基础,积极配合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国家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站的技术机构建设。

  几年来,东莞市质监局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在立项、资金筹措、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政府直接资金支持就超过1.5亿元。近日,随着广东东莞市“国家信息技术设备”、“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11个家电、化工等省级质检站建成和考核验收,东莞市构建起了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支撑,以省级质检站为基础的技术机构检验网络,不仅使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实现了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而且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目前,该局已参与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项目,发表了国内外学术论文30多篇,申报国家质检总局的3项科技项目全部获得批准。

作者:沈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