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以创新精神推动监管模式变革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分类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分类管理、动态调整使得检验监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企业和产品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监管,必将对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和促进山东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实施《分类管理办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施《分类管理办法》是山东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山东拥有12个海港、4个空港口岸、14个直通场站以及9个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物流园区等经济区域,出口检验检疫业务量居全国第四位。2008年,山东检验检疫部门共检验工业产品63.97万批,货值910.89亿美元,人均检验1700批以上,部分局人均检验批次超过3000批。传统的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已基本不能适应商品快进快出的需要,不能适应出口企业对加快通关放行速度的需要。只有深化检验监管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监管与快速通关的和谐统一,促进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分类管理办法》是深化服务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逐步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三角轮胎、如意、鲁泰、济钢、莱钢、魏桥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从根本上促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引导全省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企业产品档次,创建自主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扩大出口,使检验检疫自身发展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紧密相连,真正实现提速减负、深化服务的要求。

  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办法》构建检验监管新模式

  《分类管理办法》吸收了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多年的成功经验,是国家质检总局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家以质取胜、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将企业分类和产品风险分级有机结合的二维分类管理的改革思路,山东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建立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产品风险分析为前提,以企业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程序为参考”的检验监管机制;建立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出口工业产品全过程监管工作机制,以安全、卫生和环保为重点的进出口工业产品全面监管工作机制,以风险分析和诚信管理为基础的进出口工业产品分类检验监管工作机制,以及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分析、应急处置和执法责任追究工作机制,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能力保障工作机制”五项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以“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为载体的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共同监管机制,以及以“出口企业全备案”为基础的目录内外商品全面管理机制等。

  通过建立健全日常业务运行机制,完善检验与监管并重的检验监管工作机制,把检验结果作为验证监管有效性和改进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通过运用检验结果来动态调整监管措施,着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把监管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一致性和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措施,通过运用监管结果来动态调整抽检频率,着力提高检验的针对性,达到不断提高检验监管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目标。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出口工业产品分类监管模式和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引导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切实提高出口工业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对获山东名牌企业扩大实施一、二类管理比例,帮助企业提高自检自控能力,扶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促使其提高品牌知名度并争创中国名牌。通过优化检验监管模式,采用诚信监管、验证监管等监管方式,使那些质量保证能力强、信用程度高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得到更大的便利和实惠,不断增强山东出口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山东制造”声誉。

  按照“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理念,对企业诚信度高的一、二类企业优先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在已开通全国绿色通道和全省绿色通道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绿色通道企业范围,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通关效率,为实现山东省委、省政府“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发挥了积极作用。

  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分类管理工作

  《分类管理办法》发布后,山东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分类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作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来抓。7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分类管理办法》电视电话宣传贯彻会议结束后,山东局迅速向山东省政府报送了《关于在全省施行<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报告》,同时积极推进分类管理工作开展: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为《分类管理办法》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认识新办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新办法的宣传工作作为当前检验检疫的一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通过抓好“三个层面”,切实加大对《分类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为贯彻落实新办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一是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开展热线访谈等方式加大对全社会层面的宣传力度;二是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进企业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做好对出口企业的宣传辅导工作,帮助企业掌握办法的基本内容;三是加强对检验检疫内部的宣传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将《分类管理办法》执行落实到位。

  科学制定实施标准,为《分类管理办法》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政策保障。结合全省实际,山东局迅速研究起草《山东局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工作规范》,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企业分类评定标准、出口产品风险等级评价标准、出口工业产品及生产企业检验监督管理要求,为企业提供一个适应新政策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消除因政策变化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从9月份开始,山东局将在全省范围内对3000多家目录内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分类评定工作,结合企业类别和产品等级确定检验监管方式,明确产品检验和对企业监督检查的具体要求,保证出口分类管理工作平稳过渡,进一步加强对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不断提高全省出口工业产品质量水平。

  注重执行落实效果,为《分类管理办法》顺利实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新办法是对出口产品检验监管的一般性规定,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山东局结合地域特点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细化措施,以适应山东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结构特点,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风险。在实际运用中,切实落实检验监管职责,避免极端化,既防止对企业检验监管过严,又防止对企业检验监管过松;既防止监管责任弱化,又防止监管责任越位。同时,不断地探索总结,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加强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检验管理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检验监管工作科学性、有效性。

作者:于桦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