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项安全标准的实施,童装质量标准体系已完备。童装质量的最后防线在哪里?
遭遇召回的中国童装
“这是怎么了?”北京的王先生从幼儿园接女儿回家,发现孩子脖子上有一道红红的勒痕。
“被帽子上的绳子给勒的,”女儿说,玩耍时小朋友拉了她衣服后面的帽子。这让王先生很担心,“衣服的绳带会带来安全问题。”
而近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了一名幼儿,这名幼儿也是在玩耍时,把衣服上一颗直径约1厘米的装饰性纽扣吸进气管。
童装购买不当,会给孩子带来危险,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父母的注意。
其实,儿童服装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在遥远的欧美市场,中国部分产品也因安全问题,遭受了被召回的冷遇。
近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连续对4批中国产童装宣布实施自愿性召回,包括3批儿童抓绒帽衫、1批儿童帽衫,总共18450件,货值47万美元。主要原因也是:童装拉绳有致儿童颈部被勒的危险。
无独有偶,2009年4月,欧盟共宣布召回纺织服装产品19项,比去年同期增幅达375%。其中13项产自中国,占全部召回的68.4%。
而1至4月,欧盟累计召回74项纺织服装产品,因勒颈窒息危险而召回的共14项,其中产自中国的共12项,占中国全部被通报产品的92.3%。
“对于婴幼儿服装,欧美等国家已制定了严格的法规进行监管。”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说。
比如,从对绳带和小部件的规定来看,美国三部规范文件专门规定了绳带强度和小部件安全要求。
而欧盟标准EN14682-2007,对14岁以下童装绳索规定了安全要求,具体到头部和颈部、前后腰部、胯部以下底摆、背部、袖子及其他部位共7个区域;对童装小部件安全要求也具体到纽扣、面料类饰物、橡胶或软塑料装饰等10个项目。
我国此前仅有涉及进出口儿童服装的3个标准,且均未对童装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作出行业规定。“中国童装被召回主要是由于安全问题,”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许鉴说,造成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检验标准不完善。
这样的隐患,8月1日起将有所改善。《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和《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三项国家童装安全标准首次发布。
这三项安全标准,从设计、生产、包装、检测各方面规定了童装机械性安全指标,聚焦于童装产品外观及机械性伤害,以避免由于外观原因造成潜在的危险。
“这个《标准》的出台,是广泛参考了发达国家出口婴幼儿服装的标准以及他们对进口方面的要求,”许鉴说,“目的就是让国内生产企业重视起来。”
童装安全标准的诞生
“即将实施的三项童装国家标准,对童装生产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石狮众多品牌童装企业经营者的关注度更高。
对于这些标准,从外贸出口起家的格林很有信心,“格林一直坚持按照国际标准执行,起步就比较高,外贸出口从未发生过因质量问题而被退货的。”其副总经理雷艇说。
而格林正是这三项标准的审定和起草者之一,2007年12月国标委下达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上海市服装研究所、红黄蓝、格林、雅多共同承担三项童服安全标准制定工作。
尔后,标准起草小组检索、搜集了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和资料,结合我国童服情况,确定了以ASTMF1816-97(2004)《儿童上身外衣拉带安全要求》、EN14682:2007《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BS7907:1997《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为基础进行制定。
2008年1月,标准起草小组编完成了初稿,并对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生产实践论证和完善。
2008年5月,标准起草小组完成征求意见稿,尔后经过分析处理,完成了审定稿。
2008年7月,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温州市组织召开由50多名专家、委员参加的标准审定会议,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补充了部分技术内容。最后专家们通过标准的审定。
2008年12月31日三项儿童服装安全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09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正要实施的《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根据儿童服装部位的划分(风帽和颈部、腰部和下摆处以及其他部位),规定了14岁以下儿童上衣拉带的安全规格;然后,按照儿童年龄层(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确定拉带规格,并对材料、设计、生产的实施规范:
如:风帽和颈部的拉带,当服装扣紧至合身尺寸时,带绊周长不超过15cm;幼童服装的风帽和颈部不得设计、生产使用拉带、绳索;拉带不允许有自由端,当服装放平摊开至最大宽度时,不应有突出的带绊;拉带、绳索不允许从童装背部伸出或系着等等。
而《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规定了在14岁以下儿童服装上使用绳索和拉带的安全要求,但不包括绳索和拉带的规格。该标准按照儿童服装的不同部位(风帽和颈部、腰部、服装下摆、袖子等),对童装绳索和拉带作了明确规定。
《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规定了14岁以下儿童服装的材料、设计、生产的实施规范。该标准针对事先信息交流、材料和部件的采购、服装设计注意的细节、生产步骤以及材料和服装的检验测试,全面阐述了有关儿童服装机械安全性的注意事项。
日益完善的童装质量体系
实际上,对绳带类似的问题,在童装相关标准中,已有相关规定。
“领口、帽边不允许使用绳带,成品上外露绳带不得超过14cm。”这是《婴幼儿服装标准》中作出的强制性条款。
《婴幼儿服装标准》于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继2004年1月1日《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实施以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婴幼儿服装安全制定的国家标准。
而去年9月间,正值三鹿奶粉事件,全国人民都把目光聚焦到婴幼儿的吃、穿等安全问题上,此时正式实施《婴幼儿服装标准》,可谓正当其时。
据了解,标准规定,婴幼儿服装中可萃取重金属含量,砷不得超过每千克0.2毫克,铜不得超过25毫克,甲醛必须小于或等于20毫克。
标准还要求,婴幼儿服装pH值必须限定在4.0至7.5间,并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得有异味,还必须注明“不得干洗”,以防止干洗剂刺激婴幼儿皮肤。
“婴幼儿服装通常是年龄在24个月以内的“宝宝”所穿,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任何抵抗力,使用不合格产品,很容易受到伤害。”许鉴说。
其实,自我国童装产品标准第一版《男女儿童单服装》1992年执行起,到第二版2003年的《儿童服装、学生服》,我国童装检验项目已有:服装规格、外观质量、色差、缝制质量、熨烫、包装、号型标识、面料成份含量、甲醛、pH值、色牢度、缝制牢度等。
而近几年,我国童装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到“十一五”末,完成制定30项有关儿童用品安全方面标准。
同样,国家《日用消费品安全标准“十一五”规划》中初步确定的十个产品安全标准重点领域,服装产品安全标准位列其中,儿童服饰也是重要内容。
“而8月1日,这3项国家童装安全标准系列实施后,与童装产品标准中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结合构筑童装安全的保护壁垒。”许鉴说: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建立起了童装标准体系。
据了解,该体系以童装产品标准为核心、以童装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为主体,全面界定童装标准。产品标准包括《儿童服装、学生服》、《婴幼儿服装》、《机织学生服》,基础标准包括《服装号型儿童》,方法标准包括《婴幼儿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和《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等。
其中,产品标准规定了儿童服装理化性能、外观质量等质量问题;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服装号型、人体测量方法等。
更重要的是,我国童装标准水平稳步提高,如质量指标大量增加并细化,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按燃料、异味、可萃取重金属含量限制等健康、安全指标得以设置。产品标准检验方法逐步完善,标准格式更为科学。
同时,“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标准化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环保、安全及卫生等方面。”许鉴说,很多指标技术要求参考Oeko—TexStandard100标准和欧洲、美国相关标准制。
“中国标准工作,基本与国际同步。”许鉴说。
仍令人担忧的产品质量
然而,童装质量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今年“六一”来临前,四川工商局对2季度成都、绵阳、自贡等地童装抽检,不合格率为30%。湖南质监局纤检局童装合格率为66.0%,上海市消保委发布,小蜜蜂(台山)公司短袖上衣甲醛含量、零到七贸易(上海)公司的儿童氨纶内衣耐唾液色牢度未达到国家标准。
同样,“六一”前,广州市工商局抽检童装,合格率为58%,童鞋合格仅两成多。而每年“六一”抽检,广州童装质量都不乐观,2008年合格率为72.4%,2007合格率37.5%,2006年童装合格率为五成。
虽然,考核项目不同,但是2006年广东“致癌童装”事件后,童装质量安全依然令人担忧。
问题出在哪里?
目前,在很多童装市场发现,除少数品牌婴幼儿服装注明“不可干洗”外,绝大多数仅仅在洗涤上要求“不可氯漂”,很多店主说,从未听说婴儿服不能干洗。
而“不可干洗”,在去年10月1日实施的《婴幼儿服装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
虽然《婴幼儿服装》标准出台后,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各地方检测机构开展了多期培训,但“新标准出台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社会才能知道,”许鉴说。
也正是这个原因,被许鉴称为很像“妈妈的手”,让小宝宝们感到温柔、安全的《婴幼儿服装标准》,至今没有发挥其全部作用。
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已于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2660-2008《衬衫》标准已规定,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按FZ/T80002标准规定执行。
根据现行的FZ/T80002-2008《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两周岁及以下婴幼儿服装、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服装的产品包装件应使用非金属类产品”。
这就是说,除了立领衬衫外,其他衬衫产品内包装件不允许使用金属类产品,包括大头针。
但目前,有些企业仍在使用。
为此,5月26日中国服装协会联合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发出了《关于实施服装新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希望企业及时跟踪标准制修订信息,严格按标准要求生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同样,《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等三项国际标准,经过半年的公示期后,正式实施在即,但记者目前走访了童装卖场,大多数童装上都带有不符合新标准的拉带,前来购买的市民及销售人员对于童装安全标准也都没有听说。
“这主要是缺乏相关的职能部门及强制性措施。”有专业人士说,目前监管工作大部分由技术监督部门来做。
“其实,我们也很无奈。”检验机构一工作人员说,他们没有自主权,只有在相关单位授权和企业委托后,才能进行检验。
而多级别检测,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还会因为某些地方性检测机构检测标准和检测结果公布程序缺乏系统性,会造成误差,给品牌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我国标准还存在通用性差,修订周期较长等现象。
而负责市场监督的工商部门,也主要是一种直观检查,对服装安全性等技术指标检测,没有专门的机构。
当然,工商部门会因质量问题对商家开罚单,希望商家对进货把关卡。
但是,商场把关效果如何,暂且不说,一经有问题产品被查处,不合格产品就下架。已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责任,最后又从商场落到了企业。
因此,要想让儿童真正穿上放心服装,“除唤醒消费者质量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外,”专家认为,还必须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在生产、质检、产品上市和市场监督等各环节层层把关。
企业的质量责任
但是,企业也存在问题。
比如,有的小企业,被抽检出劣质童装,交一笔罚款了事,或换个名称故技重演。
因此,有专家建议,抬高开设童装制造的准入门槛,并增加企业违法的成本。
实际上,早在2006年,“有毒”童装事件发生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就发布了《惠东宣言》,酝酿实行“准入证”。
而更多的问题童装,是因为“原料带入”。
有企业建议,对童装面辅料制定强制标准,另外最好有相对固定的面料供货商,并要求对方提供检测证书。
而“在选择面料供应商时,每批面料都会送到国家级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派克兰帝副总裁吕智勇说,他们每送检一块面料要付出1000元左右的费用,再加上重金属检测,费用就会达到2000元左右。
另外,派遣专门检验人员到工厂进行质量跟踪,公司收货时进行二次检验,商场销售过程中还要进行抽检。
更重要的是,“从理化性能到缝制工艺,我们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生产。”吕智勇说,不执行标准的代工厂会被淘汰。
而及时关注新标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去年,《婴幼儿服装标准》正式出台后,派克兰帝第一时间调整了生产,从设计源头避免了领口及帽边部分帽绳的存在,同时保证成品上的绳带外露不超过14cm。
企业应树立“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中国服装协会日前发出呼吁,企业要主动了解相关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掌握有关新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准确理解标准内容,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
其实,“企业不关注最新标准,是个问题。”许鉴说。
而实际上,即将实施的三项安全标准,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已经在网上公示,并与行业协会在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了多次培训。
另外,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进行多次企业个别培训,解决童装企业在三项儿童服装安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相关企业应尽快配置三项儿童服装安全标准文本,了解和跟踪三项儿童服装安全标准的技术要求,防止因不了解标准信息而造成失误。”许鉴说,“否则,童装颈部带的绳子太长,改都没法改,那就麻烦大了。”
其实,面对三项童装国家标准,石狮等地童装企业已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组织企业高管、研发、设计及从业人员进行三项童装国家标准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了解这部新标准。同时,围绕三项国家标准,探索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这是质量保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