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报道,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港人宁可“省小的”,精打细算,也要努力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模式。被访问的2007名市民,其中87%是全职人士。其中88%受访者认为香港经济环境比以前差。一方面,他们在饮食、交通等生活细节上更加精明,尽量节俭;另一方面在购物时,仍首先考虑货品的质量,坚持到名店或大商号买名牌。还有,对高质量的追求表现在子女的花费上。
对大陆消费者而言,除了蒙受经济危机的阴影,还承担着前段时间品牌危机的影响。那么,他们的消费习惯是否产生改变?有学者观察到,绝大多数人都能较为平静地面对负面消息,理智地分析现实状况。至于具体的消费行动,有篇报道是这样说的:许多消费者步入商场超市,还是习惯性地,挑选自己平常惯用的品牌。
平时,当某品牌不慎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和媒体通常会劈头盖脸一通声讨,然而风雨过后,大众仍旧保持着一份忠诚度。对制造商来说,这是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他们应该知道,品牌意味着质量和信誉,意味着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意味着自己的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和消费者的检验。但不幸的是,总有一些企业在品牌初创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严格把好每一关,一旦跻身名牌产品之列,就忙着品牌扩张、追求规模效益;而忽略了继续在精益求精、基础管理、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最终导致质量事件的发生。现实中,见多了名牌轰然倒下的悲壮身影,“老字号”冠生园用陈馅做月饼、某名牌化妆品被检出含铅超标、以及乳业三聚氰胺事件等都是前车之鉴。这些惨痛事实说明:创立一个著名品牌,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而毁掉一个品牌却在一朝一夕间。有关企业和部门应吸取品牌摔跤的沉重教训,把眼光放长远,既要创品牌、名牌,更要本着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抓好生产经营中的每个细节,使自己的品牌真正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常青树”。在品牌与消费的关系中,专家发现一个特殊心理现象。消费者一旦对某品牌产生偏爱,就会把这种“爱”延续下去,不知不觉地对品牌产生了依赖。实际上,依赖度就是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渴望程度,依赖度越大,表明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期待值就越高。到了这般地步,该品牌就彻底占据了消费者的心田,最终成为他们不舍不弃的“伴侣”。当一位上年纪的顾客说“我是从小用某牌子产品长大的”——这种语气在制造商听来,无疑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事实说明,用品牌的习惯并非摆架子、穷讲究,而是来自消费者拥有的品位和自信。据西方心理学家试验,人们养成一个好习惯,平均需要66天时间。而顾客对某品牌从好感、信赖直至形成消费习惯,一般远远超过这个时间。时间能改变一切,时间更能凝固一切。岁月久了,不光是品牌消费,甚至连买卖双方的信任都成了习惯。一位消费者形象地说:“品牌就像公交车,虽然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但人们出门时还是要坐。”还有一位顾客,当听说自己信任的某品牌服装“出事儿”后,她叹了口气说:“除了品牌,我们还能信谁?”无奈当中,包含着一厢情愿的寄托。
这份寄托如此之重之强烈,难道不足以让天下厂商警醒和动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