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认证是风机行业最佳准入制度
在国内已有70多家风机制造企业的今天,行业发展已呈过热趋势。国家有关部门官员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建立认证标准,提高行业门槛,将有利于引导风机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请他谈一谈关于风机认证的话题。
记者:从技术角度讲,风机认证与其他常规产品认证有哪些不同?
秦海岩:风机认证,对认证机构的能力要求很高。认证是一项技术评价活动,其他常规产品认证,更多是靠试验和检测手段来进行评价,比如说一个杯子,看它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我可以拿一个尺子量一量,确定尺寸公差是否符合要求,可以从高处扔下来,通过跌落试验来验证其强度。但是作为有着六七十米高塔筒,40米长叶片的风电机组,很难通过试验和检测的手段完成全面评价,要验证机组可以承受70米/秒的风况,我们就很难进行实际的模拟试验。所以,除了一些必要的试验和检测外,更多要依靠工程仿真的手段进行评估。这就要求认证机构不仅要有工程仿真用的工具软件,更要有具有相应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工程师,才能胜任这项认证工作。鉴衡认证中心通过5年多的培养,才形成了一支具备设计评估能力的专业队伍。
记者:目前国内有资质进行风机验证的机构有几家?风机认证属于企业自愿还是强制行为?
秦海岩:进行风机认证需要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目前只有鉴衡认证中心与中国船级社两家机构有认证资质。
目前风机认证还是自愿性的。很多风机未经过认证就投入了使用,也有很多风机拿到的认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认证。例如,国外有多种不同认证,如某些认证机构的C认证,就仅是一种简单的有效性核查,在国外这种证书仅仅是为了让企业可以安装样机,而不是风机进入市场销售的许可认证。正因为如此,这个认证门槛很低,国内某些企业取得了这个认证,却对外宣称获得了风机制造的国际认证,那是不准确的。
目前风机认证主要参照IEC标准,该标准依据欧洲风况设计的,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目前我们正在和国家气象局等部门合作,由财政拿出3个亿,在全国竖了400个测风杆,对全国的风力资源进行详细测量,将来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后,我们会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设计出中国自己的风况模型。以后风机认证不仅要符合IEC标准的要求,还要根据我国特殊的风况模型中进行评估,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才能使风电设备更适合我国国情。
记者: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表示,针对风电、太阳能等发电设备检测的国家标准将尽快建立,相关检测标准将是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的标准,您怎么看待这种表态?
秦海岩:针对目前风机制造行业过热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采取一定的市场准入措施,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准入措施最符合市场经济?我认为,相比于行政审批、许可证制度,认证制度当然更加合理,是符合市场经济制原则的,也是国际通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国内以后应该考虑推出风机强制性认证,将认证作为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
以叶片制造来说,目前国内已经有四五十家叶片制造企业。如果单从产品表面来看,很难判断出叶片质量的好坏,简单依靠测试也不行,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包括生产工艺在内的全面认证,才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中国风机认证首先要参照国际标准经验,在与国际标准等同的基础上,再将国内特殊风况等因素融入其中。风机认证技术要求比较高,中国自己的认证一定要注重质量,而质量需要认证机构技术能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国家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而且认证制度要符合WTO等国际贸易规则,在这个范围框架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