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4时,厦门检验检疫局局长詹思明办公室,一阵阵电话铃声打破了难得的宁静。
打来电话的是原驻该局的福建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第4指导组组长、省委原副秘书长王国贤同志。
去年9月,厦门局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作为指导组长,王国贤是“指导员”更是“挑刺人”,不言自威!
时值学习实践整改工作回头看的关键时刻,“活动结束都大半年了。王组长这时候打电话来,有啥要紧话说呢?”
电波里的喜报
“詹局长,我在平和县调研啊。刚刚我听到平和县委领导对你们局工作的表扬了,特地打个电话向你报喜啊!”
原来,在结束对第一批活动单位指导任务后,王组长几乎马不停蹄接受了漳州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任务。他告诉詹思明,平和农民大唱山地经,今年蜜柚种植面积突破65万亩。在向来此调研的王组长汇报时,县委书记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检验检疫部门服务三农的务实举措——
“县委书记说到蜜柚出口,对你们的工作赞不绝口啊,他说,没有检验检疫的支持,平和的蜜柚早在两年前就可能被关上了前往欧盟市场的大门。”
“县委书记告诉我,现在,蜜柚出口拉动国内市场销售价每公斤上涨1元,实现了‘藏富于民’——平和县农户单项人均收入达2700元,全县存款额3年内翻了一番……”
平和全县蜜柚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量60万吨,2007年出口7.4万吨,多数销往欧盟地区。由于出口商、加工厂自找果园自产、自收、自加工,源头质量难以有效控制,2007年底连续发生了多批被通报柑橘黑斑病事件,先后有12家加工企业的35个货柜被迫转港,蜜柚产业受到重创。
自2008年以来,厦门检验检疫局与漳州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双方以漳州市平和县出口蜜柚为试点,率先在全国探索出口水果“大基地”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以地方政府为质量责任主体、以“区域化连片种植+区域化综合防控+区域化联动管理”为主要内容,从根本上解决源头农业化学品使用混乱的问题。
甜“蜜”的创举
区域化连片种植,即检验检疫部门将出口蜜柚产区视为一个“大果园”,质量责任主体为所在地区的县政府。县政府责成农业部门根据全县蜜柚生产布局、成熟期先后、有害生物发生分布情况等对出口果园合理规划,统一办理检验检疫注册、考核手续。
区域化综合防控,在整个出口蜜柚产区实现“五统一”,即统一投入品管理、统一配备技术人员、统一对果农进行专业培训、统一药肥水使用、统一防治病虫害。目前已成功建立了1个病虫害监测网络(含5个中心点、76个基地点)、两个示范片(包括黑斑病、溃疡病综合防治中心),聘用了300多位植保员逐一对应指导果园,举办了400多期果农技术培训班。
区域化联动管理,即检验检疫机构、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协会、农民、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八个主体联动。以检验检疫部门与县政府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为联动方案,明确检验检疫部门负责通报国外技术动态、发布最新预警信息,进行总体质量指导;县政府负责总体规划和宣传;县农业局负责整顿农资市场、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技术培训;果农和出口企业具体落实种植、加工质量管理;协会负责各方间总体协调;检、地、研、学共同负责开展重点病虫害防控技术攻关。改变了原来只有检验检疫部门和出口企业参与果园质量管理的单一格局。
“大基地”管理模式在平和县出口蜜柚产区成功实施后,喜报连连。据统计,第一批共计15万亩出口蜜柚果园纳入该管理模式,涉及果农20万人。据水果协会估计,2009年蜜柚出口可望突破10万吨,比上年增长35%,果农每人年均可增收约700元。
今年6月9日下午,该县县长洪里专、副县长张茂杞带着县外经局、农业局负责人一行专程到厦门局,送来上书“共建基地,强蜜柚产业;出口安全,促果农增收”的牌匾。
“一个产业带动了一个县的发展”,洪里专紧紧握住詹思明的手说,平和蜜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成为一个新的投资兴业热土。“大果园”模式有效解决了欧盟关注的柑橘溃疡病、黑星病等病害以及出证问题,“平和蜜柚种植面积已经扩增至65万亩、产值15亿元,年出口额近7000万美元。”
收获还在后头
“王组长,我们现在除了平和蜜柚以外,漳州南靖麻笋、厦门翔安胡萝卜的出口示范区建设也有新进展,如果有机会您也不妨到现场调研一下,帮助我们提提意见。”詹思明知道,王国贤在厦门局期间对于平和蜜柚管理模式创新已经有所了解,更多成功经验期待着人们去总结。
詹思明告诉王国贤,从现在看来,示范区建设至少促成了“三个提升”、“两个增长”。
——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成本降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翔安胡萝卜受检样品的农药残留阳性率下降了52.9%、阳性项次下降110.3%,合格率达到98%、上升了12个百分点。南靖麻笋原料的检验检疫抽检比例由原来30%降至20%,实现通关提速。平和蜜柚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实现柑橘溃疡病、橘小实蝇等国外零通报。
——国际信誉提升,订单纷至沓来。以平和蜜柚为例,2009年新产季出口量可望突破10万吨,较上个产季将增长13%。其中,全球最大水果经销商德国德福美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签订了1200货柜两万吨的采购大单、是前3年采购总量1.5倍,目前跟进采购的进口商还有近10个国际知名经销商。翔安胡萝卜在海外市场也持续拓宽,远销美、欧、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整体提升,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平和县蜜柚种植面积达65万亩,产量80万吨,产值15亿元,创下全国县级柚类种植面积、年产量、年产值、市场份额四个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柚类出口生产基地,被誉为“世界柚乡”、全国柚类生产第一县。
——出口逆市增长,实现藏富于民。平和蜜柚出口进一步拉动国内市场销售价上涨每千克1元。上半年翔安胡萝卜对日本出口实现逆转,总量达143批、4341.6吨、277.2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0.0%、328.6%、331.8%,平均每亩销售价12000元以上,农户人均年增收7000元。2009年产季南靖麻笋原料的收购价达每千克1.0元,较上个产季增长30%。
——农户信心倍增,纷纷扩大再生产,包括扩大择优播种面、加大绿色农药投入等等。翔安胡萝卜出口示范区农户在播种季之前两个月即抓紧良种增投的准备,5000多农民半夜排队抢购进口良种,相关胡萝卜种子市场公开价因此暴涨近1倍(达每罐4800元),年内预计新增种植面积4.6万亩、较上年增长20%。南靖县境内的18万亩竹林在种植户的踊跃申请下,目前也全部划入麻笋基地管理。
现在,三大示范区内的广大农民主动摒弃大量使用廉价化肥、滥施农药等陋习,主动性持续增强。所施农药100%为经农业部门考核合格厂家提供的绿色农药,实现了统配统管;肥料100%来自猪、牛粪及植物等绿色肥料、实现了凡施必绿。
更多的喜报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