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最紧张的忙碌,这里有最质朴的劳动,这里有最无私的忘我,这里有最放不下的责任……而这也似乎可以描述出北京检验检疫人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时的工作状况和场景。
那些值得回味的工作
为了防止新型流感传入我国,5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在所有口岸全面恢复入境人员填报“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制度。填报制度恢复后,首都机场入境口岸检疫现场一度出现人员紧缺状况,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北京检验检疫局从局机关和分支机构抽调了一批骨干力量支援口岸一线。我本人也在五一休假期间接到了支援命令,在办理好相关手续后于5月4日正式前往首都机场,投入到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中。
这次到机场局支援工作和以往不同,工作强度大、标准高,不能有任何疏忽和一丝一毫的差错。我的工作区域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际区西侧,共有19个飞机停靠廊桥。每天早8点至晚8点的航班停靠数量在35架次左右,按每架次航班平均搭乘200名旅客计算,每天客流量超过7000人。在检疫现场,我们的工作岗位包括:入境排查、红外测温排查、现场协调、健康申明卡数量清点、信息录入等。当旅客入境时,查验人员要认真核对旅客填写的“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在确保填报信息完整、准确无误后,加盖工作章。若发现旅客有流感接触史或流感症状申报时,立即转送到医学排查区。在核对“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的同时,查验人员身后的红外测温仪也在随时监测着入境旅客的体温,当测温仪报警时,要将发热旅客及时带至指定地点进行体温复测。
刚到机场支援时,现场查验台的布局还不完善,两个查验出口只有6个查验台,而且相距30米。西区全部工作人员不到15人,人手严重不足。为了保证通关速度,同志们要在两个查验出口往返穿梭,哪边来旅客就奔向哪边,在工作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规定佩戴专用防护口罩和橡胶手套。天热难耐,几个航班接下来,汗水顺着防护口罩往下滴,衣服也被浸透,少数同志还出现低血糖状况。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没有一个同志叫苦喊累,更没有人退缩,大家全部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人员紧缺的状况在5月中旬得到缓解,5月14日,局机关和分支机构第二批支援人员来到机场,但是新的挑战又出现在我们面前。5月18日,新版“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开始启用,这对大家来说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了更好地适应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需要,新版健康申明卡和旧卡相比,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增加了旅客在中国7日内的行程,继续旅行方式、详实联系地址电话等新项目。这些新内容为卫生部门及时、准确地查找到密切接触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有利于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但是对于一线工作的同志们来说,这也意味着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的极大增加。为了使查验工作不受影响,同志们利用航班停靠的间歇,仔细阅读新卡的内容,迅速熟悉所有关键节点,并且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预先准备。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在新卡启用之后,大家很快适应了工作变化,工作质量和通关效率都没有降低,成功经受住了考验。
一切力量来自于责任和使命
5月20日,烈日炎炎。甲型H1N1流感口岸防控工作牵动着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心。当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带领办公厅、通关司、卫生司、人事司负责人,冒着高温,来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考察口岸一线甲型H1N1流感检验检疫工作,勉励大家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努力控制疫情通过口岸传入。
据说截至5月18日,王勇局长已主持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小组第20次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
王勇局长一行不顾天气炎热,一下车就考察首都T3航站楼的入境旅客通道查验现场。首都机场作为我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每天都有大量的国际航班在这里起降。境外疫情发生后,首都机场检验检疫局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对入境人员实行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发现发热和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后,及时移送地方卫生部门指定场所隔离诊治和医学观察。
考察中,王勇局长一行还前往首都机场检验检疫局航检处,深入监控现场指挥部、登机人员工作室、申报厅等几个主要工作间,慰问现场工作人员。在视频监控室,大屏幕上播放着各进境旅检通道现场查验的画面。王勇局长仔细看着,不时询问了解相关情况。
甲型H1N1流感仍在继续蔓延,口岸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北京检验检疫人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守好门、站好岗,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阻击战。
真正的感动在工作现场
北京检验检疫局与北京市卫生局等多部门建立协调机制,除了每日进行疫情信息交流外,市卫生局还派出一辆救护车和一组医务人员常驻首都机场,负责口岸现场排查、及时救助和转运病人,使患者转送流程更通畅、快速、高效。
6月26~28日,北京市卫生局通报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并转交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情况。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所属北京检验检疫局在入境检疫时发现7例病例并及时转交地方卫生部门隔离诊治的经过。
机场口岸和其他口岸不同,航班的起降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经常出现提前或晚点现象。为了保证旅客通关速度,大家吃饭时间无法固定,有时只能吃些饼干、香肠、泡面补充体力。机场航班降落最繁忙的时间是每日下午2点至4点,最多的一次,两小时内我所在的工作区域共有16架航班靠桥,3000多名旅客通过检疫通道。在旅客通关期间,同志们没有时间擦汗,没有工夫喝水、也没有间歇去洗手间,所有人都坚守在查验岗位,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名旅客通过检疫通道。等旅客通过后,大家累的连话都不想说,脸上满是疲惫。一名同事笑称:“将近4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我可以和骆驼媲美了。”
在口岸一线,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最令大家头疼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首都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空港之一,每天到港的国际航班有上百架次,我们要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在旅检现场,所有一线工作人员都可以用英语和旅客进行简单交流,但是每天往来的旅客中只有大约一半人可以听懂英语。为了协助不懂英语的旅客填写健康申明卡,我们在现场放置了6个不同语言的翻译牌。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和客流量最大的日、韩两国旅客沟通,我们还在北外志愿者的帮助下创造性地发明了“汉语拼音对照表”,将使用频率最高的“您好、护照、电话、地址”等名词,用汉语拼音标注出来。有了这些创造性的“发明”,再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大家和旅客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极大地缩短了旅客通关时间,得到了很多旅客的赞扬。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从美国回国探亲的老华侨,他非常认真地告诉我:“为了避免把疫情带回祖国,在归国之前我已经自行居家隔离1周,在回国后也一定会按照建议卡的要求继续居家监测7天。”老华侨的行为让我肃然起敬,也让我对责任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和我一起到机场支援的同事来自北京局各个部门,绝大部分是年轻同志,但是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还有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同志。他们没有搞任何特殊,而是和我们一起战斗在抗击“甲流”的第一线,为大家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我们的“砖头们”(gentleman)几乎把所有的重活累活揽到身上,一到吃饭、休息时就会让女士优先。他们不仅没有任何不满和抱怨,相反还会非常“绅士”地说:“这是我们男同志该做的。”在两个多月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家互帮互助,彼此安慰鼓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无数个难以忘却的瞬间,这都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更让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此次到机场局支援工作,不仅使我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炼,自身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更让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王勇局长曾经说过:“你们多一份辛苦,人民就多一份安全,社会就多一份稳定”,作为一名年轻的国家公务员,我会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祖国60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