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山西六成保健品冒充药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山西省食药监局在整治行动中发现,被调查的530个批次的保健品,竟有317个批次涉嫌冒充药品销售

  28日,记者从山西省食药监局获悉,该局对全省410家药品零售企业调查后发现,被调查的530个批次的保健品,有317个批次涉嫌冒充药品销售,占到了六成。

  据了解,从7月20日起,全省开展“药品安全整治百日行动”,“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行为也是药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28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城并州南路的一家药店,一进门,迎面的宣传板上就有一款保健品正在做促销。记者表示想购买高血压患者吃的药,店员当即推荐起了该保健品,并向记者出示了该产品的宣传手册。记者注意到,宣传册的左上角,保健品的蓝色帽状标志十分醒目,可销售人员却一再声称这款产品可以预防及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中风,还有抑制糖尿病和降压降脂的功效。

  在省城桃园路的一家药店,销售人员则以能治病为名,向一位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推荐一种补钙的保健品。然而,该产品的外包装上,明显标注着批准文号是“健”字号,保健功能也只是补充人体需要的钙元素,增强免疫力,根本谈不上任何的治疗作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品业内人士称,通过药店零售是保健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现在大家购买这些东西时都很谨慎,有药店作依托,顾客心理上就会觉得放心很多。而且,保健品在药店,与药品一样,有统一的柜台、统一的经营销售方式,这无形中会对消费者购买产生一定的暗示作用,销售人员将保健品说成有医治功能,也不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怀疑。

  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通过药店销售,一些不法经销商还通过有一定知名度的医生开展“专家咨询”“免费检测”“义诊”等活动,将保健品当药品高价出售。另外,目前一些购物网站也成为保健品冒充药品坑害消费者的销售平台。

  山西省食药监局相关人士称,“保健品冒充药品”在药品市场中屡见不鲜,也是当前药品市场监管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按照国家规定,只有药品才可以说具有治疗某种疾病的功效。保健品在销售时采用各种手段夸大功能,冒充药品,不仅延误患者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的时间,加重其经济负担和健康损害,而且严重扰乱了药品市场秩序。除了保健品,消毒用品、化妆品也存在冒充药品销售的行为,药监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其以药品名义进行销售,就按假药论处。

作者:兰玲 苏苗苗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