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山东济宁质监局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今年,“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山东省济宁市质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山东省质监局和济宁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大质监、大稽查”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这条主线,以“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抓手,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落实措施,服务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推动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向纵深开展。

  扎实推进

  力求“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取得实效

  国家质检总局、山东省质监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济宁市质监局迅速召开贯彻落实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在全系统传达了国家质检总局、山东省质监局的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局和省局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作为全市质监系统的首要任务,确保“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有序进行,重点从质量宣传、质量提升、质量服务、质量整治、质量安全等几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质量安全良好氛围。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效果,济宁市质监局制定了详细的宣传目标、重点及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编辑印制了“质量和安全”宣传资料,上半年印发了8期简报,组织以“质量和安全年”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群众性质量活动,在济宁金质网站开设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专题,在济宁电视台开辟《质量在线》专题栏目,在《济宁日报》开设《识真辨假》专栏,由济宁市质监局领导带队参加济宁电台《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就企业和群众关心的质量问题作现场解答。3.15期间,在济宁全市各市区、县区繁华路段设立曝光台、咨询台、投诉台13处,发放《质量安全手册》900余份,宣传单17000余张,为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5月份积极发动辖区内企业和群众参加“质量和安全年”知识竞赛问答,形成了人人关注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是迅速贯彻落实《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大力实施名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济宁市质监局迅速制定了《全市质监系统〈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对《管理办法》的宣贯、省长质量奖培育工作做出了详细规划,将宣传材料印发至企业,确定了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进行积极培育,确定年度参选企业并报市政府同意后,报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参加省长质量奖评选。同时,根据济宁形势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济宁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设立了市长质量奖。及时调整了济宁市质量评价协会职能,聘请原副市长魏玉东担任会长,为协会开展质量兴市、推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标准制修订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月份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暨名牌表彰工作会议,隆重表彰全市获得名牌称号的企业,累计兑现奖励达1600万元,为实施名牌战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名牌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全市已获得1个全国质量奖,7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山东省政府质量管理奖,107个山东名牌产品,16个山东省服务名牌,8个山东名牌农产品。

  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以后,为进一步拓宽标准化工作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济宁市质监局标准化技术人员组成服务小分队,对 8家具有技术特色的企业进行现场指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组织申报了8项国家标准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审批。7月份,联合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的“200支以上超高支精梳机织毛纱”、“300支以上超高支棉纱线”等4项以“如意纺”为核心的标准,被列入山东省制定计划,预计今年底完成标准的审查和报批并发布实施。

  作为标准化工作牵头单位,今年又积极协调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的资助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凡是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单位,分别由各级财政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的,分别一次性资助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质监部门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帮助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国家)化的道路,靠标准占领产业链的至高端,大大提高了全市产业档次和产品竞争力。

  三是认真履行质监职能,切实做好质量服务工作。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济宁市质监局结合质监职能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工作部署,制定并出台了《保增长、惠民生十项服务措施》和《关于服务经济振兴质量全力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总体部署和本地产业状况,选取全市100家骨干企业帮助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自有品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事项,把所有生产许可、咨询服务等全部进驻市政府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在全系统推广了“先期介入、超前服务、一企一策、一厂一策”的做法,建立检企对话互动平台,定期走访企业,及时解决企业疑难问题,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四是突出抓好质量整治,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充分发挥主力军、突击队的作用,不断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防止区域性、行业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了对食品、农资、下乡家电等行业的监管,从源头打击坑害消费者的行为。特别是5月份以来,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切实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物资质量监督工作,济宁市质监市局稽查局执法人员迅速对辖区内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物资产品进行了摸底、排查,经检查,4家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物资产品生产企业均已获得生产许可证,且都在有效期内,目前没有发现违反要求的现象。

  五是抓好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两个安全”。济宁市质监局把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区域监管的作用,严格落实区域监管分局的职责,始终坚持抓紧、抓实、不放松。为此,该局进一步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重点抓好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品原料的专项整治活动,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一承诺”、“两台账”制度,确保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主体得到有效监管,食品生产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显著增强。今年以《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为契机,联合市食药、卫生、工商、畜牧、农业等部门及多家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举行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当天,共接受咨询137次,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2000余份。

  实施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的特种设备实施100%排查,定检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有效地防止了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为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组织相关企业举办了“鲁星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知识竞赛,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对《条例》进行再学习、再落实、再宣贯。“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开展以来,在各类专项整治和检查活动中全市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70余家,特种设备1638台,发现隐患37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当场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由所在县局督促区域监管分局负责隐患的跟踪整改,确保排查的隐患在规定时间内能够100%得到整改。

  引领产业发展

  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济宁市质监局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始终以超前的眼光指导事业发展,认真抓好全省三大质检高地之一鲁南质检中心的建设。在国家质检总局、山东省质监局和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目前济宁已建成煤及煤化工、矿用支护产品、棉花公证检验、矿山计量安全4个国家级质检中心,目前该局正全力建设鲁南煤化工研究院,着手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鲁南煤化工研究院的建立,在为企业借脑搞研发、借桥引人才、借手段检测、借中介输出技术、借力前行等五个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在该局组织的全市“合作、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名牌企业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等企业负责人表明了一致的观点。

  济宁市质监局局长张西周介绍说,鲁南煤化工研究院是济宁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一体两翼”的战略规划,围绕全市产业布局和支柱产业,建设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对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市投资环境、提高产业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创造鲁南经济带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姜大明省长在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对煤化工研究院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举全系统之力,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全力全速把项目运作好,把工程建设好,把作用发挥好,把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检测机构、标准制修订、政府公共技术平台和推动济宁乃至鲁南经济带发展的技术引擎。

  高点定位,创新管理模式。根据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打造鲁南经济带中心城市、建设煤化工基地和省质监局党组关于建设鲁南质检高地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以鲁南质检中心和国家煤及煤化工质检中心为依托,引进高端人才,聚集科技资源,整合全市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形成取长补短、以点带面、协调有力的技术研发优势,将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建设成为检验检测、发挥企业优势、整合实验室资源、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攻关与研发、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与推广、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交流互动的开放式的综合性科研检测机构,按照“龙头(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和国家实验室)+基地(45家骨干企业)+人才(2个专家科研队伍)”的管理模式,把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建设成为支柱产业的创新平台、面向社会的科技成果集成平台、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人才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济宁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整合资源,实行“一体两制”。国家煤及煤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实行“一体两制”的运作模式,市政府批复30个事业编制名额,利用全国范围内招聘的形式,吸纳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研究院检测检测队伍,企业化运作,合署办公,共同研发。同时,鼓励研究机构、高校专业人才到鲁南煤化工研究院挂职,将其在专业方面的前沿技术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孵化科技成果;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龙头(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和国家实验室)+基地(骨干企业)+人才(专家科研队伍)”的互动管理模式。整合全市技术人才,建立“鲁南(济宁)千名专家人才库”,加强融合和联系,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将鲁南煤化工研究院打造成科研成果的孵化平台,把科技成果提升为标准化,利用标准化形成产业化,提升济宁的区域优势,用创新的发展思路和成果,推动全市工业快速发展。

围绕产业,搭建公共平台。鲁南煤化工研究院建成以后,将为济宁产业发展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设立国家标准技术委员会,在技术开发和检验检测技术的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在产品标准研究、制修订方面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提高全市标准化水平,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争创质量荣誉,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形成国际、国内合作协作网,将研究院建设成世界范围内多边互认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可与国外认可机构的检验结果互认,为全市优质产品出口提供服务平台,为济宁工业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国内一流的产业基地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建设成为市委、市政府的高层次人才储备库,成立济宁市博士后工作站,积极为政府和企业搭建人才、技术、信息的产业平台。四是与高等院校联合,在大型企业设立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形成具有济宁(或鲁南)特色的产学研基地。五是积极争取省质监局、省发改委、科技厅和国家科技部、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建设2~3个标准高、研发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省级、国家级质检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鲁南质检中心检验检测和科研开发能力。

  强基固本

  打牢事业发展根基

  基层质监部门是直接负责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质量监管和服务的一线单位,是质量技术监督的第一道防线,是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建立和谐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它的兴衰与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全系统的兴衰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济宁市质监局党组一班人认为,加强基层建设,规范基层管理,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基层工作难题,打破发展瓶颈,全面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推动全系统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更是进一步提高检测水平,规范管理和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效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此,济宁市质监局在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于6月底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把该项工作纳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之中,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类推进、重点支持”的指导原则,深入抓好基层局工作,解决县级局基础设施差、工作条件落后的局面,彻底解决影响事业发展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找准“结症”。按照《意见》要求,由局党组领导带队赴各基层局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摸清基层情况,详细询问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与工作人员热情交谈,仔细倾听工作人员的情况介绍,座谈进一步规范基层管理、加强基础建设的工作措施和意见,研讨如何加快事业发展,更好的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同时,局长张西周带领各县(市、区)局、市局各科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一行30人,赴先进地区就基层局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区域监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参观交流学习。详细了解各地在基层基础建设、区域监管、实验室建设、检验工作、科技研发、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思路,边学习边思考,边思考边讨论,着力破除“三低三小”(眼界低、起点低、标准低和思路小、气魄小、力度小)等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经过认真梳理,归纳整理了“工作基层薄弱、工作思路和方式有待提高”等6条制约县级局发展的问题。

  对症“下药”。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随之而来,市局党组制定了四项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打牢事业发展根基。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制定了“五条工作线”、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和两个“千分制”考核方案,在全系统实行“三十二字”的管理措施,以铁的手腕打造一支忠诚、廉洁、高效、有作为的质监队伍,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靠业绩考核、靠群众评价。成立了机关党委、武装部、防空民兵团,加强了对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有效提高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干部职工形成了比工作、比干劲、比奉献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财务管理。通过竞争选拔,挑选业务精、素质高的财务人员,成立了市局会计核算中心,将全系统财务工作全部纳入市局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对各单位实行预算管理和定期审计制度。三是加强基层基本建设。围绕省质监局“双基”工作要求,制定了三期帮扶计划,一期达到“增强能力上水平,队伍管理树形象”的目标,二期达到“学习先进找差距,内部管理夯基础”的目标,三期达到“围绕区域找优势,破解难题促发展”的目标,将全系统13个县市局分成3个梯队,利用1~2年的时间,彻底解决县级局基础设施差、检测设备落后的局面。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围绕服务大局,着眼长远发展,科学规划建设4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验室,按照“立足济宁,服务周边,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目标,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企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检测设备投入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检验检测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着力规范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确保公正科学和准确性,有效提高检验检测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五是做实服务企业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大质监、大稽查”工作理念,重点确立了“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在监管中注重服务”的思路,设立重点企业监督检查调度中心,实行大要案统一调度、审批,统一安排市直技术机构、中区、任城、高新区分局对企业的监督检查活动,避免了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现象的发生。为充分发挥县级技术机构的作用,对县级计量、质检等技术机构进行整合,合并成立质量计量检测中心,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和技术优势,以执法促进了服务,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作者:李新华 赵岩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