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紫阳县地处秦岭南面、大巴山北麓,出产的紫阳天然富硒茶是国内首批通过科学鉴定的天然富硒茶,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紫阳县境内广泛分布着我国少见的富硒岩层,如早古生代的硅质、碳质片岩、泥灰岩、云母片岩等,由这些岩层发育而成的土壤含硒量高达每公斤3.98毫克,是紫阳茶天然富硒的物质基础。体外及动物实验证实,富硒茶具有明显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作用,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优质保健茶。
紫阳种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台雉、黄涧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这说明当时包括紫阳在内的巴国,茶树栽培已较普遍,茶叶产品已开始向各级官宦进贡。古文献记载,东汉中期佛教已传入紫阳,由于僧侣们讲究坐禅戒酒,就在寺院旁开辟茶园,以供饮用。这对茶叶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茶叶生产更趋兴盛。
紫阳毛尖在唐朝已是贡品。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在记载茶叶产地时详细作了记述:“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即今汉滨区、紫阳、石泉、岚皋沿汉江两岸山谷。《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金州汉阴郡土贡:麸金,茶牙,椒,乾漆”,可见当时朝廷将茶叶列为仅次于麸金的第二位贡品 。到宋代时,中国西部地区饮茶之风盛行。“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北宋时,在川陕之地实行榷茶,以茶易马。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茶业则成为陕南人民谋生的重要产业。
明代时期,朱元璋为巩固边防,特别重视茶马之事,“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且以强中国”。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户部言:“陕西汉中、金州诸县茶园45顷,茶86万株,宜定令每十株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士薅采,十取其八,以易番马。”《明史》中也记载“用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
茶马法的实施,促进了陕南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园面积迅速在紫阳、汉江两岸扩大。明代文学家王九思在《金州周守惠茶赋谢》诗中写道:“老去难胜酒,闲来独倚楼,使君题玉版,仙茗自金州。春注山泉色,香分汉水头。枯肠从此断,短咏若为酬。”是紫阳毛尖为贵族官宦,文人雅士所喜爱的佐证。
民国《西乡县志》载:“至清代,陕南惟紫阳茶有名。”兴安知州叶世倬在《春日兴安舟中杂咏》写道:“桃花未尽开菜花,夹岸黄金照落霞。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
到抗日战争时期,紫阳茶不仅占据了西北各省的主要市场,而且皖湘、鄂北、晋南亦有紫阳茶销售,成为西北地区茶叶的代表。步入新世纪,紫阳茶叶产业有了新的发展,产品销售采取零售加批发模式,除主要销售本省和宁夏、兰州市场外,还在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深圳、山西等地有一定量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