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俗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这话即便放在经济发达“不差钱”的广东来说,也是硬道理。
什么是“花在刀刃上”?就是要花小钱办大事,就是要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就是要既利在当代又功在千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技术检测机构可算作是理想的“刀刃”之一。
广东东莞市之所以在技术机构建设上敢于花钱,舍得花钱,正是发现和感受到了提升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对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长期效应。这种眼光和视野,比数字本身更值得我们学习。
近日,随着广东东莞市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11个家电、化工等省级质检站建成和考核验收,东莞市已构建起了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支撑,以省级质检站为基础的技术机构检验网络,实现了技术机构检测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改革开放初期,众多世界知名企业“扎堆”设厂,使得东莞逐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然而,随着近年来国际产业分工变化,加工贸易利润空间急剧萎缩,以贴牌加工为主的东莞制造业,逐步暴露出企业研发设计能力较为薄弱,总体科技实力不强等问题。
面对严峻的现实,东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东莞急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检测平台建设,提高技术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广东省质监局大力支持东莞市质监局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以当地产业资源为依托,以地方政府支持为基础,积极配合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国家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站的技术机构建设。几年来,东莞市质监局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在立项、资金筹集、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政府直接资金支持就超过1.5亿元。
随着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实现了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东莞市的质监工作也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近年来,东莞技术检测机构发挥国家中心技术优势,创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政府公共检测平台的重要作用。信息传输线缆产业是东莞的特色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区域布局越来越广。东莞市质监局为使该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及龙头电缆企业合作,组建了信息传输线缆产、学、研创新联盟,破解行业发展共性难题。在合作工程中,作为政府公共检测平台的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了联盟内计量检定校准、检测技术、认证及标准化3个事业群的创建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中心在围绕信息传输线缆领域中所面临的“安全环保、标准检测与节能减排一体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取得突破,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线缆产品及线缆成套设备,形成若干的行业技术标准和一系列的技术专利,从而全面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全方位地服务产业发展,东莞市质监局将国家级质检中心的发展定位为研究型的检测机构,要通过科研来带动业务,通过科研来提升检验能力,通过科研来提高地位、树立品牌,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集检测与科研于一体的机构,以便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目前,该市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已参与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项目,发表了国内外学术论文30多篇,申报国家质检总局的3项科技项目全部获得批准。
在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过程中,东莞市质监局大力支持其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学术交流、业务开拓等方面形成共同推进意向开展技术合作,以此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加人才储备,实现关键检测技术的突破。在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中,双方建立起的信息技术射频识别(RFID)联合实验室,填补了质监部门全省RFID技术产品研究、测试技术研究、标准跟踪及测试平台搭建的空白,对于推动RFID产业的研发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省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进程中,国家信息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从生产链管理、市场准入、研发创新和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服务,在其周围集聚了一批中外知名企业,如韩国三星、香港伟易达、台湾金宝,以及国内的步步高、勤上光电等一批知名企业。
“当前,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必须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转变,才能使质监工作真正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之中。”广东东莞市质监局局长张活力对加强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