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是一件好事,许多人都明白。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环保行为常常会遭遇尴尬。
先说说塑料袋。限塑令下达一年多了,应该说是有成效的,但这个效果是打了很大折扣的。去年政策刚颁布的时候,文件发到了超市、商铺、菜场和农贸市场每个经营户手里,三令五申,检查不断,风风火火。但几个月之后,这种“热情”就不见了。现在再去看,除了超市提供塑料袋要收费之外,其余地方,早就不再收费了。究其原因,限塑令一开始起了作用但缺乏持续性,要知道没有长期的宣传、监督,根本没法改变大家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行为。另外,人们喜欢使用塑料袋的最大原因,在于塑料袋的方便性,如今大多数的环保袋都没有分隔功能,洗起来又麻烦,一点也不实用,所以限塑应该抓源头,要让厂家生产出方便、实用又实惠的替代品,或者是大力推广可降解的塑料袋。
另外,谈谈节水。在不少报刊上都读到关于节约用水的文章,普遍提到家庭生活用水再利用的问题。我实施过,买了几个水桶,把用过的淘米水、洗澡水、洗衣水等积攒下来,用于擦桌、浇花、拖地板、冲马桶。但是,我家地处南方,气温一旦到达20℃以上,积攒的脏水很快就会发出异味,儿子说我是在滋养细菌和蚊子,很有意见。所以,我的节水行动在家人的反对下被取消了。如果有一种可以在家庭推广的低成本的净水设备,那么,家庭节水才更有可行性吧。
可见,要想做到环保,并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政策要更有指导性、更有操作性;宣传要更加有力度、更有持续性。而我们老百姓,从观念的转变到行动的落实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但不妨就从身边一点一滴、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