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对豫西特别是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三门峡市有“亚洲第一高山果园”的美誉,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3亿公斤,总产值近21亿元人民币,占三门峡经济型农业产值的39%。近年来,果汁出口势头良好,苹果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三门峡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好途径。每年消化水果80万吨,为农业创收100亿元,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步伐,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对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安排社会就业人员数千人。三门峡发展了多项与果汁业有关的较大规模企业,如成立于2002年的三门峡湖滨果汁饮品公司注册资金2070万元,资产总额12000万元,年生产各类果汁及果(蔬)汁饮料能力10万吨;创建于2007年的三门峡富元果胶工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300余万元,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是国内首次综合利用苹果渣生产果胶的最大厂家,年产果胶100吨。其他还有利用苹果废渣生产饲料企业3家、利用苹果废渣生产板材企业3家、果汁包装用钢桶生产企业5家等等。三门峡市政府积极规划,加快鲜食兼加工果基地建设,在现有116万亩苹果面积的基础上,计划再发展40万亩,以达到实现农业人口人均1亩苹果园的目标。
——出口果汁、苹果已经形成规模。
出口果汁加工业发展迅猛。浓缩苹果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食品之一,目前出口量已居世界首位。1995年三门峡市建立第一家出口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年产2000吨,出口创汇300万美元。近年来,果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量逐年增加,三门峡成为全国著名的果汁生产基地。目前三门峡取得卫生注册资格的浓缩果汁生产企业有6家:三门峡湖滨果汁公司、灵宝阿姆斯果汁公司、灵宝鑫源果业有限公司、三门峡缘份果业有限公司、陕西海升果业公司灵宝分公司、灵宝景源果业公司阳店分公司。浓缩果汁年加工能力达到31万吨,产值40亿元。出口产品主要有浓缩苹果汁、浓缩梨汁、浓缩桃浆、杏浆等,2008年三门峡共出口苹果汁500批、49336.8吨、6202万美元。出口的目的地有美国、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乌克兰、南非、加拿大、英国、尼日利亚、蒙古国、新加坡、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巴西、韩国、牙买加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等。
苹果出口量逐年增大。目前河南省出口苹果加工企业有5家,果园注册基地20个,面积56575万亩,主要分布在三门峡的陕县、灵宝两地。苹果出口到俄罗斯、阿联酋、印度、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贝宁、泰国、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家,且出口数量逐年增加,2008年经检验检疫出口鲜苹果135批、4199.8吨、255.8万美元,较2007年同期分别增长17%、16%、21%,较2006年同期分别增长246%、211%、287%。
三门峡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鲜果加工自动化水平低。三门峡苹果鲜果加工还是以手工挑选为主,加工自动化水平低,缺乏大型龙头鲜果加工企业,整体成品果质量、档次和产能受到制约。
——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制约果汁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我国出口果汁不断增多,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设置了严格的技术壁垒,如欧盟2005年规定对进口水果检测农药残留的种类达192种,还提出钠、富马酸、硝酸盐等新的要求。对棒曲霉毒素的限量提高到50ppb;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苹果农残检测限量达363种之多。有些限量项目,很难达到进口国的要求。
——底数不清,给出口果汁带来了较高的风险。目前三门峡农业、商务等相关部门尚未系统开展对三门峡地区农药使用和本底进行调查,对当地的农药情况缺乏第一手资料。2007年三门峡地区果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年产能力由18万吨提高到31万吨(预计2009年将达到41万吨),本地原料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各出口果汁企业不得不大量收购外省苹果原料,分别来自安徽、江苏、河北、辽宁、山东、陕西、山西、四川、新疆等地区。对外地调运的原料果的农药使用品种不明,存在相当大的农药残留风险。
——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存在重生产轻检验观念,对于检测设备的投入迟迟不到位,对大型检测设备的购置存在观望现象。由于费用较高,目前各企业的药残检测项目较少,大部分出口果汁企业的实验室未取得CNAS(实验室国家认可)资格。
——2008年浓缩果汁的国际市场行情坠入低谷,企业经营状况迅速恶化。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价格从年初的每吨1900美元,目前降至700美元左右,而且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严重萎缩,2008年12月初已经全面停产,企业出口量锐减,积压存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