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胡立彪:企业诚信 务在慎独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关于诚信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论述无数,最经典的莫过于孔子的“民信说”。在孔子看来,国家存在需要3大基础,即“足食,足兵,民信”。有人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再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企业生存发展,同样需要一些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可以“去”这“去”那,唯独不可“去”者亦是一个“信”字。正如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所言:“一个企业发展受挫,可以爬起来再干,还有复兴的机会,而一旦名誉扫地,丧失信用,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不过,尽管市场经济发展史一再告诫企业家们,守信者得市场,失信者失人心,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企业忘记历史教训,为诚信缺失付出巨大代价。看到不断有中国企业在诚信问题上栽跟头,前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曾有过善意的提醒:“从长远看,中国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失信故事不断上演,三鹿悲剧前鉴不远。这场涉及中国诸多知名乳品企业、几乎将整个中国乳业拖至崩溃边缘的风波,犹如一记当头棒喝,它向我们提出了不容回避的拷问:是什么导致了如此严重的诚信危机,面对诚信之殇,我们的企业又该怎样实现自我救赎?

  有人说,市场诚信缺失,缘于历史与体制之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既晚,发展时间又短,法律制度、规范标准、市场监管等均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让暴利和失德在一个社会同时找到了存活空间。这种说法有道理,但问题是,即使如此,依然有大量坚守诚信的企业存在,它们为何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事实上,市场环境只是一个外部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诚信缺失还是源于自身。诚所谓,“灭六国者,非秦也”。

  这个时候,重温《大学》里的一段话,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一个人立足于世,要慎独,即在独处时,也就是在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到的情况下,他的所思所想所为更能反映出真实的品德修养。企业要想生存于市场之中,并求得发展,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尊重,当以诚信为本,不行苟且之事。因此,必须正确对待自身的弱点,即所谓的“诚其意”而“毋自欺”。同时,要时时检点自己,尤其要对“隐”与“微”(即“独”)戒慎恐惧。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外在监管固然重要,但企业自身“诚其意,毋自欺”、“诚于中,形于外”的内在修为更是根本。企业诚信,务在慎独。将诚信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应该成为企业永恒的修炼。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