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做客人民网经济热点名人访视频栏目,就“工业产品质量”话题和网友进行了交流。下面是访谈实录:
人民网:今天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做客人民网经济热点名人访视频栏目,就“工业产品质量”话题和网友进行交流。敬请大家关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在线访谈,我们今天的节目是《经济热点名人访》。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的嘉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先生。朱总您好,非常欢迎您做客人民网。首先请您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朱宏任:主持人你好,网友朋友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和网友进行交流。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工业产品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么近年来,我国工业和通信业自主创新取得了哪些成果?仍然存在哪些问题?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又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呢,接下来我们和朱总探讨这些问题,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总体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呢?
朱宏任:质量问题大家都不陌生。一讲到质量,我们可以知道和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要了解我国工业品的质量问题,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是质量的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起来。我们知道,我们国家产品的质量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中国的产品,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在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努力下,我国工业产品整体水平、整体质量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以各种工业品为例,像钢铁、有色金属和石化行业等原材料行业部分关键品种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像一些重大的技术装备,通过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这些产品质量水平和部分通用装备的市场占有率,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消费类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可能大家更熟悉,平常跟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电、皮革、家具、羽绒、自行车、纺织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新一代移动通信、通信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机,数字音频、视频等高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朱宏任: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合格率达到99%以上。据国家监督抽查产品2008年做的一个抽查表明,我们国家的产品合格率已经达到了84.5%以上,其中2008年合格率要比2007年、2006年分别提高了3.5和7.1个百分点。但是也必须说明,在一些领域里,我们国家的产品质量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们的品种比较少,花色品种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我们的知名品牌比较少,有一些产品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主持人:谢谢朱总。朱总刚刚给我们介绍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产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通过朱总的介绍我们知道,很多产品的质量我们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现在的重视程度到底如何呢?它的投入情况又怎么样?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我们的主管部门是否有这样的统计数据呢?
朱宏任: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谈这个问题:
朱宏任: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投入是在不断加强的,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的研发经费达到了2212.5亿元,这个数字比1995年增长了13.9倍,年均增长达到了25%。同时国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是逐年增加的。在工业行业中,一些行业领先企业,像中兴公司,它的研发经费投入就比较多,它每年要将收入的10%以上的经费投入到产品研发和提升产品的质量上面。广东的美的集团也是一个大家熟悉的企业,近十年来,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累计投资达到5亿多元,按照不同产品品类,分别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认证测试中心等等。
朱宏任:另外一个方面,我想是受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的限制,大量的重要企业生产设备比较陈旧,工艺技术落后,检测试验的设备不健全,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严重不足,中小企业质量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一些,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在80%左右,而小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合格率只有75%左右。另外,也还存在着一些工业基础研究和企业公共质量基础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工业行业原有的工艺性研究机构转制以后取法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产品工艺技术可靠性等等基础性的质量保证能力建设和技术研究,完全依靠企业自主开展,这方面应该社会政府应该能有更多作为的领域。
朱宏任: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性投入与工业行业的经济规模的增长不相适应,基础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大量共性技术质量问题长期无人关注,无力解决,制约了工业行业基础质量保障能力的提升。
主持人:谢谢朱总,朱总不愧是我们的新闻发言人,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企业和国家在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缺乏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自身的一些因素,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那么,国家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现在可以跟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已经出台了哪些政策呢?
朱宏任:应该明确地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实力的观念。一是近年来国家加快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活力转化,企业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
朱宏任:二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央财政加大了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的投入,投入了200亿企业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品种更新和质量提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品牌,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优质产品的标志。到7月中旬,在国家已经审核通过的1680项技术改造的项目中,涉及到企业质量提升的项目就有862项,占51%,项目的总投资5625亿元,需要安排贴息299亿元,其中涉及产品质量提升的投资3201亿元,需要安排贴息172亿元。
朱宏任:三是作为工业产品质量的主管部门,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颁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召开了全国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和座谈会,会同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等质量安全年的活动,对现有4.2万项行业标准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和评估,启动10年以上的行业标准复审2.3万项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资金的投入将有力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
主持人:通过朱总的介绍,我们知道工业产品质量确实很重要,企业也在不断加大投入,我们的国家也是积极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就您认为,加强质量工作在我们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当中到底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朱宏任:谢谢主持人。您刚才把质量工作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联系在一起,确实是这样。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工业发生了很大的困难,这里面既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我国工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实现的,呈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特征,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如果要是真正达到十七大确定的实现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转变我们现在的发展方式。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见势早、出拳快、措施准,果断迅速地推出了一大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我们也叫它一揽子计划。目前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工业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了遏制,正在稳步回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加强产品的质量工作,是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部署,也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朱宏任:在召开的一系列的重要会议上,中央领导都对加强质量工作有过明确的指示,中央领导强调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时候,越要重视质量和效益,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实现既保持增长,又提高质量的双重目标。
朱宏任:全面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既是保增长、扩内需的治本之策,也是调结构、上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加强产品质量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产品质量建设,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的提升必将带动产业升级,保障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主持人:谢谢朱总。加强我们的企业产品质量可以由粗放型发展方式逐渐转变为持续健康的发展方式,不仅是我们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举措,同时也是我们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有力保障。既然加强产品质量的工作这么重要,就您来看,我们的政府应当如何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呢?
朱宏任:落实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不是政府,不是社会,是企业,这一点是应该必须明确,同志我们应该明确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重点任务应该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针对目前一些企业产品质量意识不强的问题,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说拟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推动落实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
朱宏任:第一、要启动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修订工作,通过修订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进一步明确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约束企业的行为。
朱宏任:第二、要配合工商、质检等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管,通过开展热点领域的质量专项整顿规范市场的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等等违法行为。2009年将重点开展产品质量的专项整治,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协同工商、质检部门开展手机、平板电视质量售后服务的整顿等等工作。
朱宏任:第三、发挥消费者和社会的监督作用,这是加强产品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督促企业履行产品“三包”和缺陷产品召回等质量责任。营造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主持人:朱总刚刚给我们介绍的时候,谈到打击伪劣产品,可以看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提到打击伪劣产品的时候,我们很多人立马想到一个日子,那就是“3.15”,但是对于“3.15”很多人觉得每年都是在“3.15”的时候,可能对于产品质量讲的比较多,每次我们打开电视机和街头巷尾大家谈论的也是这个问题,但是“3.15”过去以后,整个社会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一下降了很多,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如何抓好产品质量工作,建立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方面有何举措呢?
朱宏任:主持人刚才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除了“3.15”是全社会各个企业对质量充分关注的日子,在平常的时候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实际上这个问题就关系到如何建立抓好产品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决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质量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重在抓落实,重在持之以恒,重在严格管理,力求抓出成效。在这个方面有五个重要的环节:
朱宏任:第一、充分强化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要加强建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应该明确质量工作要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参加,它不是质量监督部门的责任,是从生产环节,从生产准备的环节,从检验的环节,从生产辅助的各个工序都要开展确保质量的工作。
朱宏任:另外,生产的整个过程,从准备的过程,一直到产品进到仓储的过程,一直送到客户之前都要高度重视管理的工作。这项工作不是生产领域一个方面的工作,它是在整个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准备的方面,生产服务的方面,生产本身,生产监测的方面都应该充分重视质量管理的工作。
朱宏任:第二、是以品种质量、品牌服务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投入,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品种更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朱宏任:第三、制定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的整体规划,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的先进标准,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对超龄标准复审修订,所谓“超龄标准”就是标准的时候已经比较长了,像在有一些领域里头,超过5年的,10年的标准还在应用,而在有一些领域里头,实际上标准三年、两年的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针对这个情况应该不断抓紧超龄标准的重新制定。
朱宏任:第四、健全质量监管体制机制,与相关部门一起,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等手段,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农资等产品质量的专项整治工作。
朱宏任:第五、大力开展质量的宣传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诚信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朱宏任:最后,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抓质量工作一定不能只抓在一时一事上,而要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抓出成绩,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合力才能逐步建立产品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主持人:我们知道工业产品质量不能急于一时,工业产品质量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太密切了,我们必须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其实我们的访谈已经在昨天做出了预告,我们很多网友都非常关注工业产品质量,也在网上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访谈之中,给我们留言,提出自己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网友提问,有网友说,由于金融危机,我国的工业产品外贸优势正在削弱,您认为我国的外贸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外贸转内销的变化呢?
朱宏任:关于外贸企业如何应对外贸转内销变化的这样一个问题,我想还是从一个大的尺度来涉及这个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没有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危机并没有给国际分工带来太大的变化,我国出口的优势没有改变,我国的外贸企业不应在单纯追求出口数量的增加,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来帮助我们企业走出困境。
朱宏任: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已经七次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的作用下,电子制造业努力开发新产品,扩大国内市场,增速开始回升,上半年电子制造业的增加值同比下降了0.6%,其中5、6月份 增速分别达到了4.3%和6.5%,出口的下降幅度也在逐步减缓。5、6两个月电子制造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了7.1%和5.8%,下降的幅度比一季度分别缩窄了8.1和8.4个百分点,几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也支持了轻纺产品的出口,轻纺产品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我国外贸出口整体下滑的水平,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11.1%,鞋类、箱包、家具、塑料制品等同比下降4.3%到9.8%,玩具下降14.3%。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这样一点,就是一些注重自主创新的外贸企业,一些非常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他们的订单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上升,目前巨大的服务外包市场也为我国出口行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以软件业为例,我国软件业上半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3.2%,前五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长了54.2%,同比上升了9.2个百分点,成为我们外贸出口中的一个亮点。
朱宏任:随着各外贸企业更加注重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强管理,苦练内功,以及下一步国家制定出台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随着我们产品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竞争力肯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主持人:谢谢朱总。通过朱总的介绍,我们知道在金融危机之下,我国的外贸企业外贸转内销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接下来再看另外一位网友的提问。有一个网友提到,移动通信资费太贵了,这个资费太贵的问题被我们的消费者呼吁多年了,但是有关企业始终没有做大的改善,请问移动通信费是否还有比较大的降价空间呢?能否直接降价?而不是采用各种套餐来对付消费者呢?这个问题我相信是很多手机用户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请朱总给我们的网友解答一下。
朱宏任:这个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移动电话的资费,近几年来我部一方面通过鼓励市场竞争,积极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的改革,促进资费水平下降,从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移动运营企业近年来综合单价一直在不断降低,中国移动的综合单价已经从2001年的每分钟六毛钱,下降到2008年的每分钟一毛六分九,降幅为71.8%,中国联通同期的降幅是68.2%。
朱宏任:另外一方面,我部指导电信企业规范资费方案,清理资费套餐,力求资费方案简单清晰,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分析、比较、选择和使用。应该说我也是电话的用户,也应该是一个移动电话的消费者,确实复杂的套餐有时候搞的我们不得要领,部里已经提出来要求资费方案简单清晰,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去分析和比较,选择和使用的方针,我们也希望他尽快落到实处。
朱宏任:通过规范和清理资费套餐的种类和数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所减少。移动电话资费水平的不断下降,使得移动用户的通话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中国移动每月每户通话时间的长度从2001年的234分钟,增加到2008年的492分钟,上涨了两倍多。中国联通同期也增长了1.5倍多。目前电信资费市场化定价程度越来越高,政府部门主要关心的是资费水平应该和市场化的进程相适应,近几年资费水平年平均降幅在10%以上,具体的业务定价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来确定,因为这些通信企业作为上市公司,他们确定的资费水平也要经过各方面,主要是消费者的检验。
朱宏任:今后,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化资费改革,建立完善的电信资费市场化形成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不断降低资费水平,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主持人:谢谢朱总。通过朱总的介绍,移动和联通两大运营商在同期的降幅都达到了50%以上,但是我们消费者总是希望能够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服务。我们也希望通过刚刚朱总介绍的一系列改革,能够更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成果。接下来再看看另外一位网友的提问,他说当前我国的工业产品质量,国家监督的检查力量不是很够,消费者又无力干预质量问题,反过来这样就助长了企业忽视产品质量的现象,请问朱总,您认为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呢?
朱宏任:确实是这样。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从很多方面关注。首先,确保产品的质量是企业当之无愧的责任,你生产了这个产品,一定要对这个产品的质量负责。
朱宏任:其次,国家在质量管理方面也有明确的分工,根据国务院各部门的职能分工,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主要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质量方面的职责是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因此,在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地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起产品的“三包”和缺陷产品召回等质量责任,通过这些工作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朱宏任: 当前,我部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开展了下面一些工作,像在家电下乡、农机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三下乡的工作中强调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工业企业,一定要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质量检验,严格保证产品质量,认真做好售后服务。要大力宣传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的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提高产品质量的良好氛围。对消费者、消协和社会各方面反映的意见,我们将认真听取,诚信改正,细心做到,不断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主持人:谢谢朱总。非常感谢朱总的精彩解答。通过今天的访谈,我们更多了解了有关工业产品质量的问题,同时也对我国的工业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协会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国的工业产品质量一定会不断提升,创造出更多优质的产品来提高我们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再次感谢朱总能够做客我们人民网访谈,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访谈,我们本期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朱宏任:谢谢,谢谢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