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质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强化三个意识、夯实三个基础、确保两个安全”的目标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意识。及时成立“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并由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各市召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解决“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强化企业质量意识。组织企业召开质量安全宣誓大会,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增强了企业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坚定了企业做好品牌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强化社会广泛参与意识。组织开展“优秀食品生产企业展示行”活动,近千名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穆斯林群众、退休老干部,亲眼见证食品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了解政府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和措施,增强消费信心;组织质监系统、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国质量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新闻媒介、手机短信、上街宣传咨询、法规宣贯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食品安全法》;组织“5.20世界计量日” 大型宣传活动,就老百姓关心的水表、电表、燃气表等民用计量器具以及能源计量进行现场咨询,掀起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高潮;在电视、报纸、网络上开辟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专栏,营造了全社会重视质量、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
夯实“三个基础”。
一是加强标准化工作。紧跟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区与国际标准相关联的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60%。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工作,动员24家企业参加 “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管理和指导,对第六批19个示范区给予经费支持,加快了建设进度。狠抓地方标准制修订,下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27家27项,目前已审查并发布了15项地方标准,其中《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园艺作物栽培基质》两个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积极筹备成立宁夏·阿拉伯国家标准研究中心,为扩大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标准服务。
二是加强民生计量工作。认真落实计量惠民政策,扎实推进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深入企业、医院、学校、乡镇和社区,开展“四个走进”(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宣传服务活动,对全区集贸市场的衡器统一免费检定,共完成30个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建档和强制检定工作,检定衡器4400多台件,受检率达到98%,合格率95%;检查加油站42家、加油机320台,合格率100%;监督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18家,医用计量器具检定和建档1370台(件);监督检查眼镜店75家,检查在用验光配镜用强检计量器具165台(件),检定合格率98%,抽检合格率为96%;为48个社区免费检定血压计、人体秤等群众生活用计量器具410台(件)。组织开展了全区道路计重设备、电子计价秤、金银珠宝饰品等专项监督检查。全面开展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专项治理和强制检定工作,实现了全区在用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应检尽检,合格率100%,从源头上规范了公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执法行为。
三是加强执法打假工作。加强法制培训,重点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共举办各类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27期,培训1800余人/次。依托“12365”投诉举报热线,多渠道搜集制假售假信息,先后组织开展了以食品质量安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物质、十类重点产品、农资、建材(含地条钢)、石油产品(含土炼油)、家电下乡产品、防控H1N1流感物资产品、棉絮制品等近20项专项整治活动,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0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金额156万余元,实施经济处罚131.4万元,案件结案率97%,其中,受理农资举报投诉33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4.28万元。特别是今年2月份在石嘴山市惠农区查处的假劣有机肥案,查获有严重质量问题有机肥700余吨,案值30余万元,是全国近年来农资化肥检查中查处的一个比较大的案件。由于发现及时,查处及时,有问题的肥料尚未销售,对农业生产没有造成损失。今年以来,由于受成品油价上涨的影响,土炼油违法行为在个别地区“死灰复燃”,从6月上旬开始,我们联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炸毁土炼油炉32座,限期拆除土炼油炉34座,有力打击了土炼油的违法行为。
确保“两个安全”。
一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区域监管责任制,采取日常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方式,增加食品企业的抽检频次,严把市场准入关。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乳制品、小麦粉、大米、饮用水、胡麻油、蜂产品、淀粉等产品的监督抽查,共抽检1070多批次产品,其中合格952批次,总体抽检合格率为88.97%,其中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抽检合格率达到94%。开展了生产领域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食品生产企业752家,食品生产小作坊665家,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有效保障了全区食品生产领域的安全。切实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积极帮扶100家食品生产小作坊改进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并支持有关市县建立食品生产小作坊园区,银川大新乡食品加工园区已初具规模,中卫常乐豆腐加工园区也即将建成。加快食品检测中心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为确保食品监测和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同时,以化工、农资等产品为重点,对突出质量问题多、质量不稳定的企业,组织实施了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抽样检查产品2048批次,抽样平均合格率为91.16%。
二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先后组织开展起重机械、气瓶、电梯、锅炉专项治理行动,并在“元旦”、“两会”、“五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针对商场、医院、学校和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共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050家,检查设备3492台,签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49份,及时消除隐患。积极推广特种设备远程视频监控信息平台建设经验,在银川和石嘴山的重点监控企业开展电子安检,利用现代化手段提升监管能力。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简化工作程序,现场跟踪检测,实行“零距离服务”,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区情实际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深入开展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和锅炉水处理达标活动,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学习借鉴四川、广东等地特种设备监管经验,着手建设车载气瓶电子监管网络。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宁夏质监局将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理清思路,迎难而上,奋力开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