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工业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制约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商的共识,纷纷大量投入人力和物力,以往搁置的项目现在也开始重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当然不能置身事外,不仅如此,更要抓住机会超越,改变以往弱势局面。正因如此,今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目标。本月,由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亦开始生效,为新能源车生产企业提供了指引方向。
无论走怎样的道路,新能源车最终必须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真正被市场认可和接受,才谈得上后续发展、技术升级,夺取全球竞争的制高点。然而据记者了解,规模化目前也正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规划》中的目标能否完成尚且难说,更别提“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本优势没能体现
今年6月,长安杰勋在重庆上市,这是国内首款实现产业化并面向普通消费者发售的混合动力汽车,初期上市的两款车售价相比同规格汽油车高出大约4万元。长安汽车负责研发的副总裁朱华荣解释,“成本高主要是受制于规模,如果产量能够达到1万辆,那么成本增加只有2万元左右。”他表示,初步产业化的杰勋混动车将不会为长安汽车带来明显的盈利,但也不会亏损。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和普及上最大的困难,正是在于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成本高,寿命较短,简单来说就是不够经济。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推广和产业化技术的提高,把产业抓起来,同时在基础研究、材料技术、工艺水平、电池性能及管理系统等方面大力拓展技术进步和应用空间,使能源系统能够在降低成本和延长寿命等方面获得实质性的突破,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
我国在电动车研究方面相对有历史积累和成本优势。据记者了解,我国的纯电动车已有很长历史,最早的无轨电车就是纯电动车,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电动车都是重大研究专项。此外,据中汽研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所副主任傅连学介绍,90年代通用、PSA、雷诺、丰田都推出过电动车,但并没有都坚持下去,原因在于不确定纯电动车是否最终方向,而最大的问题是成本;相比之下,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明显优势,比如制造电机、电池的原料比较丰富,成本比较低,比如永磁电机最主要的原料是稀土,而全世界90%的稀土资源在中国,现在国外做电动车所用的稀土等材料都从中国引进。
在日前一场电动车发展的研讨会上,工信部工业司协调处李万里明确指出,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基础原材料的国产化,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所在,他认为,以现在的产业化能力,我们很难实现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5%”的目标。
技术难以提高
业内一致认同,在未来3~5年,新能源车关键零部件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查阅了相关资料,目前,扎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已星罗棋布,仅广东一地就有100多家做镍氢电池的私人企业。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投资15亿元建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4月份刚刚落户天津西青区。除此之外,北京、重庆、上海、武汉、吉林、济南等地也都拿出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计划。
但一派繁荣的背后却难掩零部件产业化程度不足的危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研究项目组总负责人张书林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仍然处于培育阶段,主要困难是重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存在差距,包括整个管理系统、电池系统、电机控制器核心关键器件依赖进口、产业链不健全。
傅连学表示,我国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国外差距很大程度上是产品的一致性不好(产品不能保持一致的质量和性能),而一致性不好的原因一个是标准,另一个就是规模。如果不能上规模,生产线水平上不去,产品的一致性就不行。如果中国能够尽快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中国在这个领域可能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对于这个问题,有专家建议通过海外合作和兼并的办法解决。中国汽车咨询委员会委员、汽车资深专家陈光祖建议,国外有许多专门进行新能源汽车设计或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的机构,我们要想办法把急需的科研和产品进行合作和兼并,这对于我们规模化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业化有很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