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国标委公布《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燃料甲醇国标》),计划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出台的《燃料甲醇国标》并非甲醇汽油国标。从内容来看:前者主要规定了可以掺入汽油的甲醇的各种指标,包括一些杂质的含量等指标。而后者是直接针对甲醇汽油应用的国标,即M15、M85甲醇汽油标准。从性质来看:前者是一项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而后者是强制性标准。也就是说,《燃料甲醇国标》必须和甲醇汽油标准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推动甲醇汽油实际应用的效果,《燃料甲醇国标》的意义更多在于给甲醇燃料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正名。
《燃料甲醇国标》出台后,就此采访国内甲醇生产企业、相关协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等行业人士,除"距离甲醇汽油国标准又近了一步"的普遍看法外,对于甲醇汽油标准何时出台、《燃料甲醇国标》出台能否救甲醇企业脱困等问题,各方说法并不一致。整理汇总之余,也希望借此平台和各方多作交流。
问题一、《燃料甲醇国标》出台对当前甲醇市场的作用?
《燃料甲醇国标》出台一度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电子盘的预期/概念炒作可谓交易价由盘转升、连续月交易价企稳2000元/吨的推手之一。在《燃料甲醇国标》和甲醇汽油标准概念明确分开以后,市场热情降温,从化工易贸统计的甲醇下游消费数据来看,甲醇调油用量亦没有明显增长。总的说来,《燃料甲醇国标》出台对甲醇市场作用"心理预期大于实际效用"。
问题二、甲醇汽油标准何时有望出台?
据相关人士消息,原定于08年底公布的M85甲醇汽油标准可望于年内出台。而原定09上半年完成的M15甲醇汽油标准年内出台希望渺茫,延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路试需要增加车辆型号等影响。
问题三、短期来看,《燃料甲醇国标》出台能否救甲醇企业脱困?
油价大幅下跌背景下煤化工能源转化经济性、环保、可再生资源等方面的问题遭受质疑同时金融海啸下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同程度萎缩中国甲醇企业在国内外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陷入困境。08年9月起甲醇价格经历了罕见的自由落体似的下跌,4个月的时间内缩水超过50%。其后价格始终在1750-2050元/吨范围内震荡(华东港口出罐价为例)。由于缺乏实际需求支撑,价格跌至大多生产成本线下已长达9个月,甲醇企业被一场“停产减产潮”所席卷,2009年1-3月国内甲醇行业平均开工率足3成。
如果甲醇汽油正式获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那么按照08年中国汽油消费量6400万吨的基数算得,用于M15调油的甲醇消耗量将近一千万吨,这个数字相当于07全年中国甲醇的表观需数量。但考虑甲醇汽油标准出台、推广到普遍使用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现下依靠《燃料甲醇国标》出台救甲醇企业脱困显然"杯水车薪"。
问题四、长期来看,甲醇汽油推广能否惠及所有国产甲醇企业?
对此问题,业界观点不一,排除生产成本、区域消费水平等常规市场因素外,还有对行业规范和各方利益的考虑。就后者有市场人士表示,《燃料甲醇国标》先于甲醇汽油标准出台,可能与提高甲醇汽油行业规范有关,即通过标准制定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避免甲醇汽油推广后各方趋利造成行业损害。其中涉及的利益各方包括提供甲醇、变性剂和油品的生产商、贸易商等。对于将来甲醇汽油的标准或流通,业者猜测也可能存在规范性要求。
问题五、燃料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究竟是"可持续的"还是"过渡性的"?
在2009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机遇研讨会上,甲醇燃料被确定为今后20-30年过渡性车用替代燃料。与"纯电动"、"氢动力"等新能源相比,"甲醇汽油"是更加现实的"新能源"路径。不过
"20-30年过渡性"的提法还是引起笔者的好奇,就此我们也采访和搜集了多方资料: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上把纯电动作为最终目标,但在技术发展的过渡阶段,混合动力作为过渡性车用替代燃料存在。这样考虑的原因在于:1、甲醇燃料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循环利用。2、甲醇燃料非零排放。3、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损耗。4、技术成熟后,纯电动使用成本大大低于传统燃油汽车。5、各国家都在加大投入并企图争夺新能源汽车的主动权。中国在电动车上具备优势,比如欧洲、美国和日本都在中国选择永磁电机。另外,中国具有很长的电池产业链而且价钱相对便宜。
反方观点则从资源条件、开发使用完全成本、不同用途类型汽车的能源消费趋势、消费环保意识等角度出发,认为前者观点过于理想化,甲醇燃料确有持续发展的需求,”甲醇经济”是作为应对油气时代后解决能源、化工问题的可行途径近。
针对上述问题,无论哪种观点都是基于某些社会现实以及受访者所处的行业位置,无所谓对错。甲醇汽油发展牵涉极广,我们且当"盲人摸象",将各种可能放到充分的考虑范围之内。恐怕这也是甲醇汽油标准送审后迟迟没有结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