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7月1日,全面实施的国Ⅲ标准令国内不少汽车企业面临成本陡增的难题,而一些不堪重负的厂家为了不失去市场,甚至不惜“造假”,将未达到国III的车型以国III的名义来上牌。据了解,每升级一辆车为国Ⅲ标准,成本会增加5000元-15000元不等。
目前,国III标准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采用高压共轨系统的众多厂商,另一方则是采用“电控直列泵+EGR”技术体系的中国重汽柴油技术路线。而高压共轨系统超过60%的市场由博世占有。据了解,国外售价500欧元-600欧元的博世高压共轨系统,国内的价格要高出两三倍。2008年博世共在华销售超过15万套高压共轨系统。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Ⅲ的全面实施,下半年需求量为30万-40万台。
郑州日产党委书记、总经理郭振甫担心,由于皮卡本身利润偏低,对于郑州日产而言,本身吸收不了新增加的成本,不可避免会将其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涨价已经不可避免,但由于轻型(柴油)卡车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农用车,这类车价格比较低,成本承受力也比较低,“短期内会肯定会对我们的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少有人愿意为环保来买单”。
长城是第一个与博世合作开发高压共轨系统的企业,记者从长城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由于系统价格偏高,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消化成本的难题。
而一些不堪重负的厂家甚至不惜“造假”,将未达到国III的车型以国III的名义来上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博世的产量来看,一年仅能生产20万台,而以中重型卡车所配发动机来看,今年的需求在100万台左右,其中下半年生产约40万,如此算来,只有15万台左右采用的是博世国Ⅲ高压共轨系统技术,其他很可能采用套牌方式生产。”
不少发动机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默认了这一说法。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会有所不同。他说:“套牌已经是发动机企业心照不宣的事情。”
事实上,国内高压共轨系统的定价完全掌握在博世的手中,整车企业根本不具有话语权。虽然博世高压共轨系统已由最初的三万元出现松动,但这并非博世自己放弃利润空间。德尔福、电装等国际巨头已经在研发高压共轨系统,虽然技术还不成熟,但至少已使博世感觉到新竞争时代的到来,而国内很多研发机构已经进行电控单体泵的开发。
从国际国内来看,高压共轨技术路线是主流的技术路线,而中国重汽的EGR路线短期内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长期来看是一种“非常规路线”。但郭振甫表示,如果采用EGR路线,成本将降至3000元到5000元左右,现在郑州日产采用“两条腿走路”,中高端的产品采用高压共轨系统;而中低端的产品则采用“电控直列(机械)泵+E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