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可乐那些事儿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我一直不怎么喝可乐。二氧化碳影响消化、糖分有害牙齿、磷酸导致骨质疏松、咖啡因上瘾等等,这些说法我基本赞同,但这不是我与可乐保持距离的主要原因。上初中时,第一次尝到可口可乐的味道,是和几个同学分着喝的,很像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面那帮孩子喝可乐的情境。这次经历,让我对可口可乐产生了一种至今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其味道直如我妈熬的姜汤。

  我妈对我的爱毋庸置疑是伟大的,而爱的方式又难以避免是平凡的。在所有平凡的爱的方式中,我妈最频繁使用的,便是熬制姜汤让我喝。我妈至今坚持认为,姜汤是天下最好的饮料,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于是,小呀么小儿郎的我,背着那书包上学堂,经常要带上一瓶姜汤水。可是,那时的我,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就怕那姜汤辣,出门之后就把姜汤偷偷倒掉了。现在想起这事儿,一方面要向我妈说声“对不起”,一方面又要说声“谢谢”,因为正是姜汤之口感与可乐有着就我个人而言的相似性,使我与这一饮料产生了心理障碍和实际距离,从而免受其害。

  基于这种个性体验,我本人多年来一直对于可乐的市场前景持悲观立场。现实生活中,像我一样对于可乐饮料存在难以克服的生理或心理隔阂的中国人虽然不一定很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认识到这种饮料存在前文列举的种种潜在健康危害之后,采取抵制行动的人正在不断增多。更加要命的是,“垃圾饮料”的观念正在年轻人中间形成。美国芝加哥品牌营销顾问公司Energy BBDO曾作过一项世界知名品牌受欢迎程度的市场调查,受调查对象为全球范围内13岁到18岁的青少年。结果显示,在54个品牌中,可口可乐从几年前的排名第一,掉落到了第8位。

  其实,可乐作为非酒精饮料的命运,历史性地正在向酒精饮料的方向转移。而一旦人们像说“少喝酒多吃菜”那样有了“少喝可乐多喝水”的共识,由此而形成的“抗乐”心理,远比因口感不适等个性化的生理障碍要难克服得多。在功能上,酒喝多了虽伤身体,但适量饮用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能够壮胆。《红灯记》中李玉和有句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之后语带双关地说:“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此时若换作一瓶可乐,李玉和除了打几个嗝,还能说些什么呢!比较起来,就连当年我“临行喝妈一碗姜汤”,都要比可乐更具某种“垫底”效果。

  意识到风光不再,可口可乐如今也开始与命运抗争了。不久前,可口可乐新推出的无糖饮料“零度可口可乐”因被怀疑其中使用的代糖甜味剂“阿斯巴甜”(Aspartame)对人体健康有害,在委内瑞拉遭下架,此事引起全球市场的关注。尽管目前全球有近100个国家允许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在我国相关食品标准中亦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规定,也就是说,许多国家不会像委内瑞拉那样“封杀”零度可乐,但是,这一事件对于可口可乐的打击却是十分沉重的,其几年来改变命运的努力或许会因此付诸东流。

  一个段子讲:一名可口可乐的推销员到阿拉伯国家搞推销,没几天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领导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不懂阿拉伯语,只好画了3张画进行宣传。第一幅是一个人在沙漠里艰难爬行,第二幅是他在喝可乐,第3张是他精神焕发,站起来在沙漠里奔跑。”领导说:“这不是很好吗?”推销员说:“您不知道吗,阿拉伯人是从右往左看的。”

  我们从过去往现在看,可口可乐似乎正在沙漠爬行。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