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内外的食品安全类专家24日齐聚昆明,为农业大省云南的肉类食品安全建言献策。专家表示,云南亟须建立一套食品安全的可追溯体系。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云南作为中国西南边陲的农业大省,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畜牧及种植成为云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制约了当地农村的最大发展。当日上午,云南省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办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共同探讨云南肉类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国际论坛。
欧盟食品安全局高级研究员Jaume Galobart Cots表示,肉食品生产能否有安全保障,不仅关系到当地畜牧业发展,更关系到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进步。造成食品不安全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各环节,都有可能受到有害物质污染。而可追溯性是目前食品质量管理和危机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武器,它对产品加贴身份证,通过条码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的跟踪与追溯。实施食品的可追溯体系,将有效地监控该食品从材料到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从政府机构到消费者群体,都致力于在食品生产和食品供应链中应用可追溯测量方式。其实,中国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涉及农产品的可追溯管理,农业部发布管理办法,规定猪、牛、羊必须佩带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管理制度。而后,中国多部门也相继实施了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措施。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的可追溯体系暂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不完善,特别是生产者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很难实现对供应链内每一个节点的完全监控。
Jaume Galobart Cots认为,云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更加重视食品安全,从行政管理、生产企业、政策法规等方面,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