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绥芬河海关建设智能型监管模式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日,一天之内,绥芬河海关铁路监管科关员查获12起进口木材瞒报米数事件,是日常查获违规事件的4倍,补缴税款2649元,这就是绥芬河海关应用物流监控系统和铁路列车影像抓拍系统加强海关监管所取得的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1~5月,通过运用先进科技设备,绥芬河海关铁路口岸的查获率和补税额比去年同期均增长1倍。共查获木材瞒报事件393起,补征税款14.5万元。

  向科技要效率

  从1999年起,中俄边境贸易迎来新的发展高峰,绥芬河口岸过货量每年都以近百万吨的速度递增,2008年进出口货运量达860万吨。一方面是货运量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是海关监管人力和监管资源匮乏,监管模式落后,促使绥芬河海关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为此,绥芬河海关加快推进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提出“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人力”,集中全力打造“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

  近十年以来,在海关总署和哈尔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绥芬河海关不断推进科技强关进程,监管手段不断完善。H2000通关管理作业系统、钴-60集装箱检查设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进出境车辆管理系统、铁路口岸进口货物信息平台、铁路口岸物流管理系统、进出境列车影像抓拍系统先后投入使用。科技手段不仅使海关通关作业更加高效、安全,还大大简化了业务环节,为企业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智能通关作业管理系统

  自2006年起,绥芬河海关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投资进行科技业务一体化建设,确立了分三期建设“智能通关作业管理系统”的奋斗目标。2007年初,作为一期工程的铁路口岸物流监控系统完成,实现了对铁路现场全部监管区域和查验场所的闭路监控功能。同年底,作为二期工程的铁路列车图像自动抓拍系统建成。2009年初以来,绥芬河海关加紧推进三期工程,对各监管子系统进行整合集成,从而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智能通关作业管理平台。智能通关作业系统改变了手工作业的传统监管模式,使边关监管工作日益现代化、智能化。仅从视频监控角度来看,100余个高速摄像头使每一列进出境车辆从入境到海关放行的全程都处于监控之中。同时,系统运用后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以往海关关员人工作业选查一列装运木材的货车至少需要1个小时,而现在通过调阅车辆进境状态电脑图像、选查一列进境货车只需十几分钟,大大提高了查验速度。

  风险管理与新型监管模式

  实施风险管理是海关在严密监管前提下提高通关效率的必由之路。绥芬河海关在加强科技应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风险管理与一线监管相结合。建立了风险监控专门机构,实现了24小时通关作业全程监控和即时风险预警、布控。同时,即时向业务现场发布风险信息和风险提示,强化与职能部门和一线部门的配合,提高了风险管理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促进了智能型海关建设。

  以科技设备和风险管理模式为基础,绥芬河海关实施了机构整合和流程再造,简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海关环节的通关速度,建立起“风险管理,一线监管,后续管理”三者互动的新型监管模式。利用新型监管模式,绥芬河海关对大宗散装进口货物采取便捷通关措施,缩短了货车滞留时间,铁路部门每年可节省向俄方支付的车辆使用费折合人民币200多万元。同时,大大节约了海关监管人力。

  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给口岸进出口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准设立“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面对危机挑战和巨大发展机遇,绥芬河海关正在继续推进智能化、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开展关区内外区域通关,促进经济增长。“智能型”海关建设有效带动了绥芬河海关整体工作水平提升。2009年1月,绥芬河海关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成为全国海关系统获此殊荣的13家海关单位之一。

作者:王百海 赵建华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