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长期趋势,海外并购仍将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09年后,随着金融危机见底的声音不断出现,内地一些企业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出海大显身手。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需要给予关注。
单一支付和融资手段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障碍
首先,我国企业主要在A股市场上市,A股市场非国际化使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不可能通过换股方式进行。目前我国企业并购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少数企业通过到国际市场发行债券融资。其次,企业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后,还有大量的后续资金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的拨付容易抽空企业自有的流动现金,形成高负债率。由于债务负担加重,企业再融资成本加大,再加上还本付息,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对企业来说,“现金流就是生命”。
中国企业缺乏海外整合与运营能力
中国企业缺乏海外运营经验,尤其对并购交易成功后的整合难度缺乏充分准备,大大提高了跨国并购的成本和风险,导致多起并购失败。事实上,并购中最大的成本是整合成本,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对交易成本和整合成本的估计不充分,企业还不能在收购前对自身的现金流能否支撑和消化成本进行正确测算,对并购后企业整合与运营的风险缺乏控制和应对能力。
部分国家的“恐中”心态
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其国有企业背景引发诸多政治问题,导致美国政府出面阻止这一收购。2008年2月华为公司并购3COM公司受阻,反映国外对中国企业的高度防范心态。目前,一些国家已开始针对主权基金收购考虑防范措施,如德国政府正在考虑设立一个机构,可能考虑按照美国的模式,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委员会,对由国家控制的外国基金进行的收购进行审核。虽然针对的是主权基金,但是这种对国内市场的保护趋势无疑加大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障碍,特别是国有企业在一些战略领域的并购将会受到更为严格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