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节水型坐便器的质量状况,安徽省质监局于近期组织了节水型坐便器产品省级监督抽查。抽查结果显示,三成多产品不合格。
本次抽查在合肥、铜陵、安庆、蚌埠4地区抽取了22家流通领域企业的27组样品,合格18组,产品抽样合格率66.7%。抽查结果显示,合肥和蚌埠市场销售的产品抽样合格率较低,仅为56%;所抽产品主要涉及广东省和重庆市,其中:广东省 26组,合格17组,不合格23组,合格率65.4%。
本次监督抽查主要依据《节水型坐便器监督抽查细则》及GB 6952-2005《卫生陶瓷》强制性标准,重点对水封深度、坐便器水封表面积、便器用水量、坐便器冲洗功能、配套要求、安全水位技术要求、防虹吸功能7个项目进行检验。从监督抽查的结果来看,主要质量问题表现在:一是冲洗功能不满足标准要求。节水型坐便器冲洗功能反映在洗净功能上,标准要求经墨线试验,每次冲洗后累积残留墨线的总长度≤50毫米,且每一段残留墨线长度≤13毫米。该指标目的是要考核坐便器在规定的6升水下的冲洗效果,部分产品由于冲洗效果不好导致需要二次冲洗,用水量达到12升,起不到节水效果。其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坐便器的座圈内部布水孔距离及打孔角度工艺控制不当造成的。
二是防臭效果差。节水型坐便器防臭效果主要是考核坐便器水封深度和水封回复,标准要求不小于50毫米,目的是阻止下水道的臭气进入卫生间,其次还有稀释大便及促进形成虹吸的作用。27组样品中有4组水封深度和水封回复小于50毫米,其中水封深度3组不合格,单水封回复1组不合格。有的厂家生产的坐便器水封深度只有35毫米。
三是安全水位技术要求不达标。标准规定了水箱配件与水箱配套的安全水位,这是便器水箱配件与便器水箱配套的技术要求,考虑的是进水阀、排水阀、水箱和水位之间的安全空间。如该项指标不合格,轻者可出现跑冒滴漏和虹吸现象,严重的会出现当进水阀关闭失灵时水从水箱中漫出造成房屋被淹。其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对安全水位不了解,没有安全水位控制的意识,不清楚安全水位如何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