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一场名为“标准·质量大讲堂”的学术活动在重庆市举行。质量与安全概念的演化与发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解析、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想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为重庆市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注入了浓厚的学术气息。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郑卫华在演讲中深入分析说,标准是评判产品技术符合性的基础,是保证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的手段,是实施国家战略规划的依据。标准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发挥标准的评判作用依然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内容;从中期来看,强调标准的适用性以满足顾客需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从长期来看,发挥标准化工作在战略层面的规划作用是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必然举措。而设计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应坚持质量强国战略的原则、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原则、坚持分类全过程监管的原则。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所长陈玉忠从信用卡、房贷、车贷以及企业贷款、税收、合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信用、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标准、质量信用等概念。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尊重和维护交易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信用标准化具有促进信用领域交流、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支撑信用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为信用监管提供依据、有利于树立品牌等重要作用。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承办,重庆市质监系统和企业界近3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据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还将于今年在多个省、市开展“标准·质量大讲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