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北仑检验检疫局“科技年”活动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8年末,从国际标准化组织传来消息,鉴于北仑检验检疫局的铁矿石检验检测业绩以及对ISO国际标准的贡献,经ISO铁矿石国际标准委员会主席推荐,正式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全球名录,是全国40家进入这一名录的单位之一。而此前,北仑局已跻身国家铁矿石标准高层决策机构,成为SAC/TC317全国铁矿石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进入了铁矿石国家标准制修订的决策层,目前北仑局是该机构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唯一的两家副主任委员单位之一。同时,北仑检验检疫局应海松同志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聘为注册专家,成为目前检验检疫系统唯一一位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拥有了代表我国对ISO国际标准进行直接投票的权力。当谈起科技工作呈现出可喜局面的原因时,北仑检验检疫局干部职工异口同声地说:“是‘科技年’活动让我们北仑局科技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北仑检验检疫局与宁波大学开展检学研合作

  2007年初,北仑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北仑局)隆重召开科技工作大会,在会上局党组提出在全局打造“科技年”,把“科技年”活动作为北仑局提升科技软实力、做大做强检验检疫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这一创新的形式,促使北仑局从“业务大局”向“科技强局”深层次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遇和契机。当我们再回顾这两年所走过的历程,欣喜地看到科技年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把北仑局的科技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科技硕果春满园

  北仑局早在1986年就从日本引进了国内第一套铁矿石机械取制样设施,运行20多年来已完成了两亿吨以上进口铁矿石的取制样检验任务,为北仑港成为我国重要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设备运行时间长,而且一直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中,控制系统已经老化,故障频繁,基本处于停机报废状态,设施的维修和改造迫在眉睫。北仑局利用自身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力量,充分进行市场和技术调研,分析取制样控制程序及工艺流程,成功进行了取制样控制系统国产化技术改造,彻底消除系统隐患,有效提高系统功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满足了北仑港区10万吨级和20万吨级两个泊位年接卸能力达3000万吨的多品种进口铁矿石的取制样及检测任务,进口老设备又焕发了新的青春活力,开了铁矿石机械取制样设施国产化改造的先河。更可贵的是本次国产化改造比从国外引进改造设备节约了近一半的经费,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典范。

  “铁矿石取制样设施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只是北仑局取得的众多科技成果中的一个代表。自北仑局“科技年”启动以来,各类科研成果大量涌现,成果的质量和档次实现有效提升。两年来,共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54篇,数量相当于前七年论文总量的1.3倍,其中30篇论文被核心刊物录用发表,两篇论文被SCI期刊收录;在宁波局2007年度优秀论文奖评选中,北仑局共有27篇科研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两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7篇、鼓励奖10篇,位列宁波系统第二;科研课题方面,获得省部级以上高层次课题立项13项,其中ISO国际标准2项,GB国家标准7项,SN行业标准4项。课题研究成果显著,目前,ISO国际标准已顺利完成国际间精密度验证并有望在今年取得阶段性成果,7项GB国家标准均已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审定;学术著作方面,组织策划了一套以“铁矿石检验技术”为主题的系列丛书,其中《铁矿石与钢材的质量检验》和《铁矿石取制样及物理检验》两部专著已由冶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另有《铁矿石国际标准制订及应对策略》等两部专著已完成编写工作并陆续进入出版阶段。

  “以前每年科研课题申报,基本上都是技术部门一家独揽,其它部门很少能提出科研课题,很多干部职工觉得科研工作难度很大很高深。”负责北仑局科研管理工作的陶惠君这样说:“但是这次科技年改变了大家的观念。从这两年课题申报的情况来看,不但部门参与度高,而且专业跨度广,突破传统优势项目‘化矿金’类课题‘一枝独秀’的局面,涉及专业进一步拓展到植物检疫、卫生检疫、食品安全、进口废物原料、信息化、管理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确,两年来,北仑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配合一系列机制的建立运行,全局上下形成了空前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据统计,科技年启动以来,全局共有18个科级部门申报科研课题,占北仑局部门总数的90%。从部门分布来看,从科技主力军技术中心进一步扩展到业务、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部门,从人员结构上看,也由原先技术岗位专业人员,拓展到行政管理、一线业务及企业编制人员。各级领导主动将科技成果与部门实绩联系起来,广大干部职工也主动将业务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全局上下“做业务、想科研、通过科研促业务”的意识得到明显强化。为了消除大家心中对科研工作的神秘感,切实提升参与科技工作的能力,北仑局在科技年中开展了一系列重点突出、富有实效的培训、讲座等系列活动,使检验检疫科技工作相关知识和理念在全局范围内得到普及,尤其是科研课题申报实施,科技论文写作发表等实用性技能的普及和讲解,使北仑局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在北仑局,“科技”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主题,全局上下一种“重视科技、支持科技、参与科技”的浓厚氛围已逐渐形成。

  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发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那就是只有通过辛勤的耕耘,才能收获累累的果实。北仑局科技工作能取得丰硕的成果,离不开科技年中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正是这些大胆创新而又切合实际的举措,使北仑局的科技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针对大多数干部职工没有参与过科研,对科技工作心存顾虑的状况,北仑局党组把深入发动、强化意识、全面营造科技兴检氛围作为科技年工作的第一步。2007年新年伊始,北仑局及时召开建局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科技工作会议,针对科技年工作进行深入发动、实施全面动员,并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了具体部署,北仑局局长、党组书记鲁国苗在会上把北仑局将要创建的科技软环境形象地比喻为“放水养鱼”,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养分充足的水池里”充分施展各自的才华,放下包袱搞科研。从事后显现的效果来看,这次会议对科技年工作的整体推动和顺利推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年中,应海松同志出版了北仑局第一部学术专著《铁矿石与钢材的质量检验》。利用书籍出版的契机,北仑局以专著发布会的新颖方式,召开了科技工作座谈会,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同时,通过先进人员的“现身说法”,与会人员的共同座谈,使全局干部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理念得到强化,进一步营造了科技兴检氛围。

  为了加深大家对科技工作的认识,消除笼罩在科技工作上的神秘感,北仑局请来各路专家为大家开展系列讲座,讲座分为应用、形势、专业三大篇章,按内容分多个专题,普及讲解检验检疫科技工作各方面知识,既有“如何开展科研课题、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等实践应用方面的内容,也有介绍我国科技工作形势,检验检疫科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宏观内容,更有涉及检测技术、仪器应用、标准申报等方面的专业内容。由于很多部门是第一次申报科研课题,存在选题面窄新意不足的问题。北仑局科技主管部门针对各部门自行申报的课题内容,组织召开科研思路系列研讨会,邀请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类别的专家,按照课题涉及内容的不同,开展立项选题方面的系列研讨,互相启发,拓宽视野,激发思路,在推动提升课题立项选题水平的基础上,达到了强化科技意识的实际效果。

  对课题项目开展实施全过程管理是2008年度科技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这项工作,北仑局创新思路,采用“机制+专题推进会”的模式加以推动。首先,出台了三项管理机制:一是科研项目运行监督机制。强化过程管理,要求课题负责人通过《科技管理系统》每季度报送课题进展,严格期限管理,未按要求报送进展或及时办理撤消、延期或更改手续的,按《目标管理》规定实施扣分;二是局领导分管协调机制。局领导分管科研项目,督促课题开展运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科研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三是课题进展专报机制。根据课题负责人上报的进展内容,按存在问题、进展顺利、进入结题三种情况分类汇总,针对性报送分管局领导并抄送课题组,使领导能及时掌握情况,同时也强化了课题负责人的责任意识。配合三项新机制的建立运行,北仑局召开科研项目组织落实工作专题推进会,宣传新机制内容,通报各项课题的进展情况,集中研究解决课题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科研项目的组织落实工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年科技年工程旨在营造一种氛围、明确一个方向、建立一套体系,是推进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阶段性举措,三年后,北仑局推进科技工作的政策不会变,力度不会减。”这是北仑局党组对科技年工作的定位和共识。北仑局把机制建设作为科技年工程的一个重点,也是推动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2007年以来,按照“科学合理 管理有效 适用性好 操作性强”的思路,根据科技工作实际需要,北仑局分别研究出台了《科技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科技工作计分管理办法》等多项重要管理机制,开发应用了《科技管理系统》这一信息化平台,初步建立了北仑局科技工作管理机制的基本框架:《科技工作计分管理办法》实施科研成果量化评估,将科研成果分为科技论文、学术著作、科研项目、标准制修订、专利成果五个大类,设置十个类别的计分项目,根据科研成果质量和档次设定不同分值,该办法通过科学评估,将检验检疫科研成果实现了量化评估。《科技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建立考核激励制度。针对全局各部门设定不同的考核要求,在考核同时,以“激励为主、奖罚结合”的原则,将重点放在实施激励上,使科技工作的奖励实现了动态化、常态化,达到了“动静结合”的良好激励效果。《科技管理系统》则实现了科技管理信息化,实现科研课题从立项申请到成果登记的全过程管理。课题一旦立项,立即进入软件监督运行状态,依托数据库,结合激励考核机制各项要求,通过软件设置,系统可自动实现科技工作的考核和奖励并提供统计、查询、动态提示等多项管理功能。

  2008年,在这一基本框架下,北仑局重点做好“优化和完善”工作。首先,以科研课题组织落实工作为切入点,从细节管理入手,研究制订了科研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等多项新制度,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现有科技管理体系;其次,再次修订了《科技工作计分管理办法》。结合一年来试运行情况,对这一办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从“更好地发挥机制引导效果、更客观地评价科研工作成效”两个角度入手,对办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条款数量由12条增加到20条,同时进一步细化条款内容,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调整了计分比例,使科研成果量化工作更为科学、更加合理,更具可操作性。着眼于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平台效果,结合新机制的出台,北仑局还对《科技管理系统》这一信息化平台进行升级优化,针对软件的模块分工、管理流程、细节功能、机制执行、统计查询、交流互动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确定了软件系统两次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

  经过全面发动以及一套合理的制度保障,干部职工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高涨,科研课题和科技论文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北仑局意识到要持续保持这种科研积极性,就必须解决上级局课题立项“频次少、时间紧”等客观问题,通过自己搭建平台,让大家的科研成果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以此推动科研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为此,北仑局实质性启动了北仑局科研课题自立项申报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了《北仑局科研课题立项程序》,确立了立项原则,明确了从课题申请、初审受理、立项审定到课题查新、发文公布、运行监督、成果鉴定等一系列环节的操作方法。通过推进课题自立项工作,北仑局建立了课题申请受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增加了立项审定频次,为筛选报送上级部门立项的科研课题建立了丰富的科研储备资源。在科研论文方面,北仑局局推出了《检验检疫科技论文专刊》这一全新形式的科技类内部刊物,搭建了科技论文成果的发布交流平台,《专刊》通过选取本局人员在各级刊物上录用发表的优秀论文、国际会议上交流的学术报告等论文类科研成果,定期刊出,达到了“展示成果、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2008年,北仑局进一步完善自立项课题的管理运作模式。定期实施申请立项课题审定工作,将课题运行纳入全过程监督,选拔专家成立科研成果鉴定委员会,对课题评定实现全局统一标准,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普遍性倾向,汇总形成专报,报送各级领导和课题组成员。自立项课题申报使得北仑局干部职工的科研参与意识更强了,优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工作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全局上下一种“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工作、促进科技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

  科技工作好不好,关键还在于科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北仑局坚持将“科技年工程”作为培养人才的有效平台,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著作编写等科研工作载体,促进干部职工能力的提升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科研工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通过树立“科研标杆”,带动影响广大干部职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并将这种精神状态进一步引导扩展到科技工作以外的各项检验检疫工作当中去,以促进事业的整体发展。科技年启动以来,北仑局涌现了一批以应海松同志为代表的在系统内、行业中甚至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专家,带动了北仑局大批中青年科研骨干的快速成长,并逐步形成一个“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科技年中北仑局无数干部职工的热情参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动力,推动全局的科技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回顾2007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北仑局科技工作将继续高扬风帆,在科技大海中乘风破浪、努力向前。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