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功能饮料监管有待加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功能饮料都没有标示适用人群和食用方法,或者避重就轻含糊了事,更没有详细标明每一种成分及其具体含量。业内人士透露,功能饮料越来越多,背后还是利益推动,功能饮料毛利比普通饮料至少多两成。

  功能饮料打着增强机体防御力、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旗号,迎合了人们追求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近年来在饮料市场上异军突起,颇受消费者欢迎。但却没有多少消费者知道,这类特殊饮料的好口感和所谓的健康功能全部来自于食品添加剂。虽然已经批准应用于饮料的添加剂有上百个品种,包括各种维生素、矿物质(钙镁铁铜锰等)、氨基酸(牛磺酸、赖氨酸等)以及麦芽糖醇、木糖醇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甜味剂以及增稠剂。但这些添加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真正的天然添加剂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价格较高。目前市场上的饮料添加剂还是多以人工合成的为主。不同的饮料添加剂适合不同的人群,功能性饮料并非所有人都能喝。

  比如运动型功能饮料就不适合老人和小孩摄入。服用此类饮料的前提是大运动量后大量消耗体力,体内矿物质和维生素消耗过快。通过喝含有较多糖分、水溶性维生素以及钠、镁、钾、钙等矿物质的运动型功能饮料能有效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以达到迅速恢复体能的目的。如果没有做过任何运动就大量饮用此类饮料,体内维生素补充过多,反而有可能造成维生素中毒。另外,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也不适于饮用功能性饮料。商家不标明适用人群反而大肆炒作所谓功能饮料的健康概念,实在有误导消费者之嫌,管理部门应该对此进行适当干预。

  而更令人担心的就是功能饮料中使用的添加剂是否合法,添加剂的含量是否控制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其配方是否科学合理。从境外红牛功能饮料发现可卡因一事来看,这些担心显然并非多余。

  《食品安全法》规定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物质都不能使用。但从目前情况看,显然并非所有的功能饮料都经过了有关部门的严格检验,更多的还是靠相关厂家的自我把关,这显然不能令消费者放心。有关部门在对国内销售的红牛功能饮料的原料及产品进行检测的同时不妨对其他的功能饮料也进行同样的检测,早日给消费者一个放心的答案。毕竟我们不可能都象专家建议的那样,为了预防万一,只是喝水而不喝任何饮料。
作者:佚名 来源:慧聪网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