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要点
为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武汉市武昌区质监分局编写了《食品安全危害因素控制及企业基本信息手册》。该《手册》一方面使监管部门从生产源头全面掌握了企业的生产信息,为食品安全设置了有效监管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推动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为食品安全设置了企业自律、自我规范的保障机制。一本《手册》,双重保障,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如何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质监分局通过一本《食品安全危害因素控制及企业基本信息手册》,既转变了监管方式,又促进了企业自律,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双保障机制。
今年年初,武昌区质监分局针对过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监管分散等问题,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制定了“四统一、一分离”的工作方式,即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统一科室、统一职责、统一人员、统一监管,将监管职能与执法职能进行分离。
新的监管方式对监管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对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升级,关注和强化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于是,武昌区质监分局依据质量、标准、计量、食品等法律法规,结合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食品安全危害因素控制及企业基本信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这本《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法定条件和必备要求以及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安全的因素,全面明示了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这本《手册》还通俗易懂地告诉食品生产企业,在质量安全方面管什么和怎么管。
今年2月,该区60多家获证食品企业开始使用《手册》。4月,武昌区质监分局将企业的《手册》进行收集,根据每家企业填报的情况,分别对其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产品关键控制点等加以审查。遇到食品添加剂监管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后,他们向检测机构和食品专家求教,及时向企业发出8大类食品的《食品生产危害因素防控警示书》,这就从生产源头,为保证产品质量,设置了有效的监管保障机制。
因为使用了甜蜜素,武昌区港口旺食品厂生产的食品被抽查为不合格产品。于是,监管人员立即查阅该企业的《手册》,从记录上发现该企业执行的产品卫生标准已经过时,于是督促企业立即整改。
经过对《手册》的检查和分析,大多数企业对种类繁多的食品添加剂、复合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等模糊不清。在《食品安全法》宣传会上,武昌区质监分局对症下药,专题讲解。要求企业在使用添加剂时,应该知晓其成分含量,严格控制使用比例,并且向企业明示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武汉元祖食品有限公司反映,企业购进了一批预拌粉,根据有关规定应属原辅料,但不知是否属于食品添加剂范围。对此,监管人员按照《手册》的规定,要求企业出示该批原料的质检报告。同时,主动向武汉产品质检所提出相关咨询。最后,检验确认该批原辅料含有添加剂成分。
该《手册》的运用,推动了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本《手册》集法律知识和质量管理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设置了一个企业自律、自我规范的保障机制。
武汉市扬子江乳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在抽查中被查出含有添加剂山梨酸,但该公司一直未曾使用任何添加剂。依据《手册》提供的信息,他们调动质量管理小组查找原因,结果查明在使用的酱油中含有山梨酸成分。于是,这家公司迅速调整配方,尽量减少酱油用量,使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生产卤制品的武昌区协勤广州烧烤加工厂,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7种。过去,该厂认为只要经过了备案登记,什么样的添加剂都可使用。通过学习和运用《手册》,才明白了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性。现在,该厂主动放弃了对胭脂红、日落黄等添加剂的使用。
谈及《手册》的意义和作用,武汉市武昌区质监分局负责人说:既能及时掌握企业的关键信息,又能搞清企业的关键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监管方式不但增强了食品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促进了监管方式由应付式向应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