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形势越发复杂和严峻,对我国农林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实施对植物疫情的监测是及时发现并铲除疫情、将风险降到最低的重要信息来源,是保一方农林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长年监测结果也是促进农产品向高端市场解禁的强有力科学依据。
江西是农林业大省,为防止绿水青山遭受外来有害生物破坏,促进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江西检验检疫局从2001年起,在全省设置总数超2000个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点,植物疫情监测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该局继续结合实际,出台创新举措,认真谋划和开展了本年度江西境内植物疫情监测的各项工作。
全面监测 重点防范。2009年,除了对农林生态造成重大危害的检疫性实蝇监测外,该局还新增了对有害杂草的监测。有害杂草一旦传入将难以彻底根除。诸如加拿大一枝黄花、紫茎泽兰等外来有害杂草的传入对江西省农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针对有害杂草的主要传播途径,检验检疫部门将监测的重点放在进口粮谷的入境港口、装卸码头、运输沿线、定点加工厂和仓库等周边地区。
点多面广 重点覆盖。为不放过任何风险地区,2009年在全省检疫性实蝇监测布点300个,其中监测地中海实蝇50个,橘小实蝇130个,瓜实蝇70个,广谱性蛋白诱饵50个,分别分布于具代表性的江西省范围内16个县市,重点区域设在入境口岸、机场、果蔬种植基地等传入风险较大地点。
注重培训 加强能力。2009年5月该局举办了检疫性实蝇和有害杂草监测技术培训班,对来自各分支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和南丰县果业局等从事植物疫情监测的2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一线工作人员对疫情监测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和现场操作能力。
完善制度 务求实效。参照国外疫情监测成功模式,该局成立了植物疫情监测工作小组,对各个实蝇监测点均备案注册,标注方位,配备防潮记录本,详细记录诱捕情况。同时还规范了全省疫情上报、标本保管、疫情处置等工作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
加强协作 提高效率。动植物疫情监测是一项周期长、任务重的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和协助,为此,江西检验检疫局全面加强了与企业、各地农业、果业部门的合作,争取了如明月山、瑶里等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全力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共同御疫情于国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