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上季度深圳市场销售的预包装调味品有15%左右抽样不合格,问题抽检品都来自酱油和食醋。这是记者6日从市工商局获悉的。
据了解,此次监督是市工商局委托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测的,共在全市六个区及光明新区17家综合市场、商场、超市、批发市场、个体门店等商品流通场所抽检鸡精调味料、酱类、酱油、食醋、食盐、味精等调味品79批次,剔除纯标签不合格,内在质量合格67批次,整体合格率为84.8%。
尽管此次监测并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象,但不合格产品还是存在添加剂含量超标,理化指标、营养指标不合格等问题。其中,在理化指标上,不合格项目为“食醋总酸含量、酱油的全氮含量、白醋和酱油的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不达标。“总酸和全氮分别是反映食醋和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含量高就质量好,低则品质差,营养价值低。‘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指标也决定产品质量高低,酱油如此项不达标,大多是厂家偷工减料所致;食醋则是有可能是用食用乙酸配兑食醋而成的配制醋冒充酿造食醋。”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该局已将存在上述问题的不合格商品清出市场并依法对经营单位进行处理。